第7章 積弊(1)(第2/3 頁)
道。看來,他已經做了準備。
“趙卿,你真是敬業、有備而來啊!舉賢不避親,朕很欣慰。好!”
趙竑點點頭,衛士心領神會,離開了高臺。
奪情面聖!可見吳潛此人,還是有些本事。要不然,趙善湘也不會如此不近人情。
趙善湘,這位大宋宗室,還是有些節操,屬於官員中肯做事的那一種。不像那個刑部侍郎趙汝述,簡直是狗屎一堆。
“謝陛下謬讚,臣惶恐!”
趙善湘連連謝恩,暗暗擦汗。
新皇明察秋毫,幸虧他準備充分,要不然可真要在皇帝心中留下惡名了。
趙善湘汗流浹背,如釋重負。趙竑哈哈一笑。
“趙卿,放鬆些,你不錯。在我大宋宗室裡面,你已經是肯做事的幹吏了。不像那個趙汝述,百無一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想起來朕都覺得噁心!”
趙汝述這樣的人,狐假虎威,甘為鷹犬,拿著那麼高的俸祿,不幹人事,真是個天大的諷刺。
趙善湘和魏了翁目光一對,都是訕訕而笑。
新皇這損人的話語,可是夠直接的!
“魏卿,你也不錯。修葺玉津園,組織挑選禁軍,井井有條,朕沒看錯你。”
趙竑話音一轉,目光轉向了面帶笑容的魏了翁。
“魏卿,殿前司和步軍司的將士名目,兵部都統計出來了嗎?”
他回到椅子上坐下,目光依然掃向場內。
他之所以前來,還選擇了玉津園,一是為了提倡軍中練武之風,另外一個就是臨安城禁軍的重新佈置,包括步卒和水軍。
“陛下,這是殿前司和侍衛步軍司禁軍的花名冊,請陛下觀閱。”
魏了翁恭恭敬敬,把統計出的花名冊放在了桌上。
趙竑拿起來禁軍名冊,仔細看了起來。
三司禁軍,殿前司和侍衛步軍司在臨安城,侍衛馬軍司卻是在建康府。金陵城瀕臨大江,已經是前線,侍衛馬軍司放在金陵城,也是確保金陵前線的駐守安全。
“陛下,殿前司和步軍司,兩浙路將士兩萬九千餘人,江南東路將士一萬六千餘人,福建路一萬五千餘人,京西南路六千人,兩淮一萬一千餘人,京湖路約萬人,兩廣約七千人……”
魏了翁一一道來,如數家珍,看來下足了功夫。
果然是浙江子弟最多,佔了三成多。
強幹弱枝,不知道把最精銳的十萬禁軍放在臨安城周圍,到底是要幹什麼?有什麼作用?
是來防老百姓嗎?
“如果除去殿前司的水軍,還有多少步卒?”
趙竑思索著,繼續問道。
“陛下,臨安府的許浦水軍,以及澉浦水軍,共一萬三千人,歸屬殿前司水軍,大都是兩浙路和江南東路子弟。除去水軍,殿前司和步軍司還有八萬一千人。”
趙善湘接著回道。
皇帝這是要做什麼?不是要步卒水軍一起調整吧?
殿前司水軍為許浦水軍和澉浦水軍兩部,許浦水軍位於蘇州,澉浦水軍則位於杭州灣北岸,接近出海口。另外還有定海水軍六千人,隸屬沿海制置司,位於寧波和廣東福建沿河,伊然已是海上。
而定海水軍六千人,才隸屬於趙善湘治下的沿海制置司。
六千海軍!
趙竑微微搖頭,稍稍思慮片刻,這才說道:
“魏卿、趙卿,你們說,將殿前司的將士分駐到原籍,俸祿不變,你們覺得如何?”
淮東和京湖是前線,需要精兵強將。讓將士們回原籍,更能保家衛國。
“陛下,迴歸原籍,怕會比較難辦。”
“陛下,魏公所言極是。那些個將領習慣了臨安城的安逸,許多人在臨安城有田產物產,恐怕不是那麼容易說動。”
魏了翁和趙善湘一前一後說了出來。
中高階將領!
趙竑冷冷一笑,沉思片刻,這才說道:
“董宋臣,擬旨,把兩淮的一萬一千人,京湖路的萬人,江南東路的一萬六千將士,各自調往淮東揚州、京湖襄陽棗陽、江南東路建康府,迴歸原籍。將士餉銀不變。”
中高階將領,習慣了安逸。
就是要打破他們的罈罈罐罐,讓無能者統統滾開。
趙竑的話語,讓魏了翁和趙善湘都是吃了一驚。
這樣粗粗算來,殿前司和步軍司九萬四千人,一下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