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才聚(第2/3 頁)
金陵城來,所為何事?”
“兄長,小弟呂文德,淮南西路安豐軍人氏。到金陵城,是來考取金陵講武堂的。”
呂文德不敢怠慢,抱拳行禮。
“呂兄弟,原來你也是來考金陵講武堂的。我們也一樣。這是我大哥曹友聞,我是曹友萬,同慶府慄亭人。”
曹友萬興致勃勃,搶著說了出來。
“幸會,幸會。呂文德見過兩位兄長。”
“四海之內皆兄弟。有幸相見,咱們一起去喝一杯怎樣?”
“兩位哥哥,請!”
三人都是一笑,就要拴好馬匹,進入酒樓。
“幾位兄弟,請留步!”
幾人遠遠趕了過來,當先一人濃眉大眼,高大粗壯,國字臉,威風凜凜,臉上都是風霜之色。
“這位兄弟,你有事嗎?”
幾人轉過頭來,曹友聞見對方雄壯異常,頂盔披甲,似乎是行伍之人,趕緊抱拳行禮。
“兄弟,這馬是我的,不想被盜賊偷去。這馬是被你們截住的?”
雄壯漢子看了看拴好的馬匹,瞬間明白了一切。
“原來是這樣。”
曹友聞看了看雄壯漢子周圍的幾個隨從,彪悍勇猛,果然是軍中將士。
“兄長,相請不如偶遇。既然如此,就一起喝一杯吧。”
曹友聞生性爽直,立刻向對方發出了邀請。
“幾位兄弟,請!”
雄壯漢子也是豪爽異常,抱拳一笑。
四個人上樓坐下,互報了姓名。
原來這雄壯漢子,就是被趙竑召來金陵城面聖的孟珙,其餘幾人都是他的兄弟隨從。
“孟大哥,原來你是被陛下召見。知道是什麼事嗎?”
呂文德少年心性,好奇又羨慕地問了起來。
這個孟珙威風凜凜,霸氣側漏,讓他由衷生出傾慕之心。
“陛下讓朝臣舉賢薦能,朝中有官員舉薦了我,陛下讓我二月底來金陵見他。其他的哥哥我一概不知。”
“孟兄,你父子都是抗金英雄,所部忠順軍亦是邊軍翹楚,立功無數。我們兄弟敬你一杯!”
曹友聞示意了一下,曹友萬和呂文德趕緊一起舉起酒杯。
和三人的白身相比,孟珙兄弟都是沙場宿將,隨父在棗陽和襄陽屢次大破金軍,乃是實打實的沙場猛男,著實讓三人敬佩。
“來,幾位兄弟,幹了!”
孟珙兄弟舉起酒杯,和三人碰杯,一飲而盡。
“孟兄,如這《韃靼策》上所說,韃靼鐵騎堅不可摧,比起金軍要強上許多。兩年前,我大宋邊軍被韃靼大軍一擊即潰。孟兄以為韃靼大軍的戰力如何?”
曹友聞對大宋的邊事,似乎很是上心。
“若是野戰,我軍缺乏野戰機動能力,恐怕不是韃靼大軍對手。但若是守城,上下一心,我軍可立於不敗之地。”
孟珙不假思索說了出來。
顯然,他也對韃靼大軍的實力做過分析。
“若是皇帝要揮師北伐,開疆擴土,和韃靼大軍野戰不可避免。也不知道,到時候是怎樣的一番情形?”
曹友聞話裡有話,徑直說了出來。
“兄弟,你說的沒錯。這恐怕就是陛下創辦金陵講武堂的初衷。陛下沒有妄自菲薄,而是躬身踐行,深合我朝之勢。”
孟珙看著曹友聞,點頭稱是。
皇帝創辦金陵講武堂的初衷,以及這一本《韃靼策》,其整飭武備、編練新軍的意圖,昭然若揭。
“幾位兄弟,你們千里迢迢而來,都是要考金陵講武堂的嗎?”
幾句話談下來,孟珙也明白了幾位年輕人來金陵的意圖。
一行人裡面,孟珙年齡最大,已近而立之年。曹友聞兄弟和孟璟都是二十二三,呂文德和孟瑛最年輕,都只有十七歲。
天子召見,孟珙和眾人一樣,都是蠢蠢欲動,準備著報考講武堂了。
誰都知道,考進講武堂,多半是天子門生,至少更上一層樓,比他從戰場上一刀一槍拼殺來的快多了。
孟珙看著呂文德和曹氏兄弟,滿眼的讚賞。
這幾人高大威猛,虎虎生風,天生當兵的好料子。
“金陵講武堂,肯定是學本領的好地方,完成學業後就是軍官,正好可以精忠報國,建功立業!”
呂文德毫不掩飾,興致勃勃說了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