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穿越南宋當皇帝 > 第43章 苛捐雜稅

第43章 苛捐雜稅(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唐:不讓我種地,就把你種地裡盛世大唐,從殺穿玄武門開始!龍魂槍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掌握天幕,行走萬朝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襲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我在異世當神捕的日子狂魔戰神楊再興在異世,我用籃球當武器短影片:給古人紅色震撼!本王一心求死,為何逼我做皇帝穿越成紅樓嬤嬤,我把黛玉養胖了穿書太子被猜忌陷害,我當場發癲穿越:我成了小哥未婚夫大王萬萬不可穿越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四合院報恩的大茂原神:逆徒,連師姐也不放過特種兵之神話人物技能提取

王朝滅亡,受苦的只是普通百姓。而這些大臣,身家豐厚,或搖身一變為新朝效力,或歸隱山林,獨善其身,那些真正為國捐軀者,不過十之一二。

和平年代,士大夫們去修身養性,無可厚非。可這偏偏是弱肉強食的大爭之世,處於戰爭和生死存亡邊緣的大宋,經不起折騰。

要是修身養性,高談闊論真有用,南宋也不會亡了。歷史上也不會有崖山之後了。

“陛下,我朝讀書人只要修身齊家,就可以治國平天下;只要正心誠意,天下就會大治。我朝以儒立國,以文制武,不過是以防武夫割據,實乃王道。我朝文武兼修,切不可使武夫獨大,陛下慎思。”

胡榘還不服氣,另有一番道理。

“陛下,你創辦水師學堂和講武堂,為國為民,苦心孤詣,我等臣子感佩之至。但武夫跋扈之害,切不可不防啊!”

真德秀也是忍不住提醒他。

大宋以儒立國,可以說是以文制武,滿朝朱紫貴,皆是讀書人。怎麼能容忍那些粗鄙的武夫立於煌煌士大夫之列?

“陛下,真相公所言極是。秦皇漢武雖然武功赫赫,但重賦之下,百姓苦不堪言。我大宋百姓安居樂業,陛下若是任由武夫當權,恐非朝廷之福,國家之幸。”

薛極也是小心翼翼,拿趙竑的詩詞說話。

秦皇漢武,兩位大帝治下,武功震古爍今,但百姓的日子,真不好過。

“陛下要整飭武備,老臣等都是佩服。但武夫過於強盛,則是與國無益。陛下慎思。”

宣繒也是愁眉苦臉,向趙竑進言。

看來,四位大臣對皇帝創辦大宋水師學堂和金陵講武堂,始終是戒備滿滿。

但這又能如何?還不是君王乾坤獨斷!

“狄青可以被歐陽修等汙衊鬱鬱而終?岳飛可以被高宗秦檜莫須有格殺?若不是文強武弱,何來靖康之恥?都被趕到江南半壁江山,還整天想著防範武將。你們是要大宋亡了,你們才善罷甘休嗎?”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身為國家重臣,不知如何拯救國家,沒有絲毫的治國措施。平時袖手談心性,於實學一竅不通。整日裡紙醉金迷,花天酒地,一談到做事,便是白痴一堆。

“大宋亡了,朕成了亡國之君,任人宰割,你們可以繼續做你們的新朝臣子,隱居山林,逍遙自在,你們真是我大宋的肱骨之臣啊!”

難以說服眾臣,趙竑忍不住發作了出來。

元亡宋前後,以身殉國者僅有兩成,隱遁不仕者佔一半,這兩類人相加佔了士大夫人數的七成半。歸降和出仕元朝者佔兩成半。

宋代士風一向存有苟且、華靡之習氣,南宋又添偽道學之士的空泛迂闊風氣。自宋興七十年始,經范仲淹、歐陽修等人倡導的重操守、崇道義、尚廉直、講忠信的優良士風,在南宋中後期已大大減弱,而清談之風盛行。

再不遏制,不是尚武之風毀了大宋,而是空談之風、一味的以文制武終結了大宋。

“陛下,臣等絕無此意!”

“陛下恕罪!”

趙竑發怒,幾位大臣大驚失色,紛紛站起身來,跪下請罪。

看來,皇帝真是被惹毛了。

“朕再說一遍。朕創辦金陵講武堂和水師學堂,是為了國家武備。朕會擔任金陵講武堂和水師學堂的校長,魏侍郎擔任副校長。這樣一來,朕和眾學員有君臣之義,師生之情,何來武夫跋扈之弊?”

趙竑沉下臉來,又懟起了真德秀和薛極。

“說到重賦,我朝苛捐雜稅多如牛毛,百姓賣自己的東西都要收稅。割韭菜割的如此理直氣壯,我朝和漢時相比,恐怕是豬笑烏鴉黑吧。”

這些事情,需要他說的這麼直白嗎?

“朕要的文武平衡,文臣武將都為一心國家效力,為朕分憂。諸卿不必多說!”

真德秀還想堅持,趙竑斷然做了決斷。

在以文制武這件事上,這些執政大臣個個都是死腦筋,太過執拗。

然而在恢復國人尚武之風這件事上,他也絕不會讓步。

孟珙和餘玠兩大南宋戰神,武功赫赫,不輸嶽武穆,還不都屈死在了大頭怪宋理宗趙昀趙貴誠的手裡?

武將一旦勢大便無情打殺,英雄紛紛被內耗折騰死,大宋能不亡嗎?

在他趙竑的治下,這些事情絕不會發生。

國人之聰明無可置疑,但道德淪喪、民風萎靡,士民一盤散沙,人人浮躁自私,最喜歡走

目錄
陛下,饒了貂蟬吧,你陽氣太重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