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穿越南宋當皇帝 > 第41章 冗官之憂

第41章 冗官之憂(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自從皇帝創辦金陵大學堂的旨意下達,整個臨安城的勳貴人家,都在翹首以盼,人人都希望自家子弟能分一杯羹,享受新皇登基帶來的來之不易的紅利。

宋朝雖然恩萌為官人數眾多,人數比科舉取士大概多出一倍,但一年不過兩三百人。

而僅僅一個臨安城,勳貴子弟沒有五千,也有三千。是以朝廷的公文下到各府宅之中,立刻就是一片鋪天蓋地的感恩戴德之聲。

朝野關注之下,吏部官員也是勤勉,很快就把臨安府的權貴子弟,以及勳貴之後名單統計呈了上來。

看到名冊上滿滿當當、竟然長達數千人的人數時,趙竑也是睜大了眼睛。

皇家子嗣單薄,他的“父皇”趙擴連一個兒子都沒有,這些士大夫一個個三四個,甚至五六個兒子,這還不包括女兒和那些懶得湊數者。

都說大宋三冗,冗官首當其衝,現在從這些權貴子弟名冊上一看,果然是心服口服。

三千人!

細弱奢華的文風,養尊處優、養鷹鬥犬的優渥豢養之下,究竟都充斥了些什麼玩物喪志的玩意?

“陛下,不必憂心。有道是有教無類,這些官員子弟,一半以上都是年輕人,還可以用用。”

宰相薛極笑著說道,滿臉的皺紋展開。

這裡面,就有他的兩個孫子。

“陛下,這些權貴子弟,全都要到金陵大學堂去嗎?”

兵部尚書宣繒眉頭緊鎖,黑線滿面。

三千多官宦子弟,將臨安府官宦子弟一網打盡。年齡大小不一,品行文章不一,如何安置?於大宋朝堂又有何益處?

“幾位卿家,這些子弟當中,可有賢者?舉賢不避親,你們可以推薦一下。待朕親自面試一下,可為明年的科舉。”

讓這些參政大臣推薦,又有真德秀火眼金睛,相信不至於都是濫竽充數。

“陛下,臣等合計了一下,列了個條陳,請陛下過目。”

果然早有準備,薛極笑眯眯把奏摺遞了上來。

“薛相,你可真是雷厲風行啊!”

趙竑褒貶不明的一句,接過奏摺,細細觀看,裡面果然琳琅滿目,已經列出了數百人來。

“陛下,賢者人數共為六百人上下。除了臨安府的功勳後人,還有大宋其它各路。其中大多數都有些學識。”

宣繒在一旁做起了備註。

“六百人,實在是太多了。”

趙竑輕聲一句,將名冊開啟,放在桌子上。

人數如此之多,讓他眼花繚亂,都失去了繼續看下去探訪賢者的興趣。

“薛卿,國家邊事孱弱,用人之際。你的兩個孫輩,一個科舉取士,一個就去金陵大學堂,也給群臣做個表率,你以為如何?”

朝中重臣的底細,趙竑還是知道的八九不離十。

“謝陛下天恩!”

薛極眉開眼笑說道,隨即又是搖頭。

“陛下,不瞞你說,老臣的長孫薛坦,和真公、魏侍郎的公子一樣,辭官去金陵報考講武堂了。”

除了已經入仕的一個孫子薛坦,三個孫子都有了前程。

至於宰相可恩蔭入仕八人,以後再說。

“薛坦,薛監造?”

趙竑微微一怔,不由得想起了陪自己去紹興會稽的那個濃眉大眼年輕官員來。

這傢伙竟然是個熱血青年,他就不怕失業嗎?

這樣的技術性官員進了講武堂,倒可以作為軍工型人才,造槍造炮。

趙竑一下子高興了起來。三千紈絝子弟,這不就是一個人才嗎!

繼續看著名單,看到魏近愚和真志道兩個名字,趙竑會意地一笑。

真志道以前就是官員,魏了翁還沒有子嗣入仕,嚴格說起來,這二人不佔恩蔭入仕的名單。

不過,這樣的特例太少,大多數都是不學無術的浪蕩子,得想個辦法才是。

“胡卿,你是名門世家,你的孫兒胡埤,也和薛卿、真卿和魏侍郎的子嗣一樣,去金陵大學堂吧。”

幾個執政大臣的子嗣,還是要安排一下。

胡榘的祖父胡銓是高宗孝宗朝的名臣,胡榘的父輩都是士大夫,可謂滿門讀書人。

但望不過三代,到了胡榘的子孫輩,已經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了。

這個胡埤吃喝玩樂,妥妥的臨安城的錦衣紈絝,雖無大惡,也無賢行,去金陵講武堂和金陵大學堂,已經是不錯了。

目錄
武盡碧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