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 3 章(第2/3 頁)
苒疑惑,“上個月不是才做了衣裳?”過夏的衣裳早早都準備好了,這不年不節的又置辦什麼新衣?
下人回:“說是做冬衣。”
哈?夏衣還沒穿上又開始裁製冬衣?真是錢多得沒處使了嗎?葉苒正嘀咕著,又有新訊息傳到。
原來,那日葉苒與江氏一通吵鬧卻不是全無作用,到底撬動了江氏的心,起了送葉柏棠去求學讀書的心思。
“她個小丫頭知道什麼?外出求學哪裡是上下嘴皮子一沾那麼容易的。”江氏許多話只能對著陪房張婆子才說得出來,“先時大哥在書院讀書,據說五更天就要起床,便是滴水成凍的冬日也不得疲懶一刻。有一年,大哥的手指都凍得腫成了蘿蔔,筆都捏不起來。就那情形,夫子也不給休的,作業交不上來,照就打手板。”凍得紅腫的指頭被教鞭一抽,真真是皮開肉綻。
“書院又只許書童跟著去伺候筆墨。小孩子哪裡是會照顧人的,自己還活不明白呢。大哥有個同窗,冬日貪暖,閉著窗戶點暖爐,竟是一覺就再也沒有醒來了。”列數種種辛苦見聞,皆是江氏不願兒子離家讀書的原因。
“夫人您一片慈母心。”張婆子應和著。
“再有.....”想起小女兒,江氏嘆息一聲,“她前腳與何家女郎把臂同遊,後腳咱們就上門請託。讓何家怎麼看?!”
“小姐妹以後還怎麼處?何家女必然會心生隔閡的啊!”一肚子的思量化作聲聲嘆息。
張婆子勸道,“這些門道、道理,您該講給姐兒聽的。姐兒自幼聰慧,定能理解夫人的良苦用心的。”母女二人要是誰能好好說話,都不至於鬧到如今這地步——原本就不是什麼大事兒,偏偏鬧成了大事兒。
江氏苦笑搖頭,“我要是與她說這些,她定然梗著脖子回我:我才不在乎這些,不能一道玩兒就不一道玩兒了唄!”知女莫若母。
“而且.....”江氏眼神發直,“有些話,我對著他們就說不出來了。不然.....逢春也....”
“唉。”張婆子不敢接話,只能嘆了一聲。
“孩子們大了,我也管教不了了。送他們去金陵舅舅家吧。”江氏目光落在窗外。竹院起風,芭蕉搖曳,一朵碗口大的富貴牡丹花探到窗邊,火熱得與這幽靜的姑蘇小院格格不入,但卻是江氏最愛的景色。
另一邊,葉苒知道江氏鬆了口,高興地蹦了起來,揮舞著拳頭喊道,“還是要鬥爭才有用!”坐以待斃就什麼都得不到。
待聽說不是去會稽的青麓書院,而是去金陵某書院求學,葉苒雖有遺憾,但也心滿意足的——總歸是跨出了新一步了!
“可是哥哥去上學,要給我們置辦冬衣做甚?”葉苒緩過高興勁兒來,察覺不對。
傳信兒的忙回,“夫人意思是趕巧江家舅奶奶過壽,哥兒去金陵讀書,順道將姐兒們捎帶過去拜壽送禮。”出門在外便是將明年的物件給置辦齊整了都不為過的。
“原是如此。”葉苒又高興起來——他哥是去上學的,而自己是順道去玩的!
葉苒推推還在發呆的自家大哥,“嗐,哥,你聽見沒啊!你要去金陵讀書啦!”葉苒眼睛閃亮,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己大哥自此學業進益,成名在望,出仕為官的場景。
葉柏棠:呵呵,真是謝謝我的好大妹子了!——自己快快活活的公子哥不做,不上什麼學啊!
察覺出自家老哥的厭學情緒,葉苒使出殺手鐧,“哥,我最近剛琢磨出一件稀奇好玩意兒,保準大賣!”
葉柏棠的眼睛蹭一下子就亮了,連聲道,“好妹妹,快給我瞧瞧!”
葉苒也不賣關子,讓一個小丫鬟去取書房百寶架上的螺鈿漆盒,另一個丫頭將院子中的山水盆景給搬進屋。
“妹妹這是要做甚?!”葉柏棠好奇得似貓爪撓心。
“馬上你就知道了。”葉苒不肯劇透。
所謂盆景,就是“立體畫”、“無聲詩”,以植物、山石、土、水為原料,用縮天略地的手法,透過疊石成山、栽花取勢等手段,將各色自然之景呈現於方寸之間。
葉苒院裡的這座山水盆景只是尋常擺件,非是名家作品:盆底鋪著白石,油灰疊宣州石做成岩石凹凸的假山模樣,假山上點綴著些許青苔,假山的一旁空出一角用河泥種了千瓣白萍。
“雖然山水俱全,但匠氣太濃,意境不足。”葉柏棠專業點評。
葉苒只不搭理,心道,等會兒就讓你見識見識什麼是真正的意境!
開啟螺鈿漆盒,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