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什麼,你讓我起兵靖難 > 第169章 再次

第169章 再次(第1/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唐:不讓我種地,就把你種地裡盛世大唐,從殺穿玄武門開始!龍魂槍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掌握天幕,行走萬朝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襲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我在異世當神捕的日子狂魔戰神楊再興在異世,我用籃球當武器短影片:給古人紅色震撼!本王一心求死,為何逼我做皇帝穿越成紅樓嬤嬤,我把黛玉養胖了穿書太子被猜忌陷害,我當場發癲穿越:我成了小哥未婚夫大王萬萬不可穿越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四合院報恩的大茂原神:逆徒,連師姐也不放過特種兵之神話人物技能提取

在這之後,朱棣一邊督促著邊境各項防禦事宜按計劃穩步推進,一邊也時刻留意著朝堂上的動向,確保各項舉措都能順利施行且不滋生弊端。

而瓦剌那邊,馬哈木和阿魯臺儘管在盡力恢復部落的元氣,可諸多難題依舊接踵而至。那新招募的青壯年雖有一腔熱血加入軍隊訓練,但缺乏實戰經驗以及精良的兵器裝備,整體戰鬥力的提升頗為緩慢。訓練時,時常出現配合生疏,戰術執行不到位的情況,讓馬哈木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卻也只能耐著性子,督促將領們加強訓練強度。

阿魯臺這邊,儘管四處奔走,與周邊部落積極交涉,可收效卻並不如預期那般理想。一些往日交好的部落,見瓦剌新敗,勢力大不如前,對其態度變得模稜兩可,收下禮物後,也只是敷衍地答應恢復部分貿易,提供的物資數量遠遠無法滿足瓦剌的需求。而開墾土地、飼養牲畜之事,進展也頗為艱難,畢竟部落里老弱婦孺居多,勞動力有限,產出的糧草等物資只能勉強維持日常所需,想要積攢足夠的儲備以應對後續可能的變故,還需要漫長的時間。

瓦剌內部也漸漸出現了不同的聲音,一些部落長老對馬哈木和阿魯臺急於復仇、大力擴充軍備的做法產生了質疑,覺得這樣會讓部落陷入更深的危機之中,他們主張先保民生,等部落真正富足穩定了,再去考慮與明軍對抗之事。這使得部落內部原本就因戰敗而低落計程車氣,又添了幾分分歧與混亂,馬哈木和阿魯臺不得不花費精力去安撫這些不同的聲音,以維持部落的團結。

反觀明軍這邊,邊境的防禦工事在能工巧匠們的精心打造下,日益堅固完善。那隱秘的地下通道佈局巧妙,裡面儲存的物資日漸豐富,安置計程車兵也熟悉了在其中隱蔽和反擊的戰術。拒馬陣和陷坑等障礙沿著邊境線綿延開來,多次讓前來試探的小股瓦剌騎兵吃了苦頭,不敢再輕易靠近。

與周邊部落的聯絡也愈發緊密,那些簽訂盟約的部落遵守約定,派出的少量兵力與明軍一同巡邏邊境,不僅增加了巡邏的範圍和頻次,還能借助他們對草原地形和其他部落情況的熟悉,提前獲取不少有用的情報。每當有風吹草動,明軍便能迅速做出應對,讓邊境始終保持著一種安穩的態勢。

在應天城的朝堂之上,督察院等相關衙門對邊防事務的監督十分嚴格,各項開支、物資調配以及人員安排等都需定期報備核查。這使得負責邊防事宜的官員們不敢有絲毫懈怠,行事愈發謹慎,確保每一筆錢糧都用在了刀刃上,每一個士兵都能切實發揮作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瓦剌與明軍之間看似維持著一種表面的平靜,可暗地裡卻依舊暗流湧動。馬哈木和阿魯臺看著部落艱難恢復的狀況,心中對明軍的怨恨愈發濃烈,他們深知若繼續這樣下去,瓦剌恐怕再難有與明軍抗衡的機會,於是開始謀劃一些更為隱蔽的手段。

他們暗中派人潛入明軍邊境附近的城鎮和村落,試圖刺探明軍邊防的詳細部署以及內部的情況,同時散播一些不利於明軍的謠言,想要擾亂明軍後方的民心。可明軍這邊早有防備,地方的守軍和官府配合緊密,很快就察覺到了這些異常的動靜,將潛入的瓦剌探子一一抓獲,謠言也在官府及時的闢謠和安撫下,未能掀起太大的波瀾。

瓦剌此次慘敗而歸後,整個部落都陷入了一片死寂般的絕望之中。原本好不容易重燃的希望之火,又被明軍無情地撲滅,部落裡的人們看著歸來的殘兵敗將,眼神中滿是哀傷與無助。那些失去了親人的牧民們,悲痛的哭聲在草原上回蕩,彷彿在訴說著部落命運的悲慘。

馬哈木和阿魯臺灰頭土臉地回到營地,迎接他們的是部落長老們憤怒的指責和牧民們怨恨的目光。長老們痛心疾首地說道:“你們一次次的莽撞行事,讓部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如今我們不僅失去了眾多的勇士,連積攢許久的物資也消耗殆盡,往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啊!” 馬哈木和阿魯臺無言以對,只能默默低下頭,承受著這一切。

為了安撫部落眾人的情緒,馬哈木強打起精神,向大家承諾會想辦法彌補此次戰敗帶來的損失,讓部落重新振作起來。可實際上,他自己心裡也沒底,畢竟連續的失敗已經讓部落元氣大傷,想要再次恢復談何容易。

阿魯臺則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他開始反思自己之前過於急切地想要復仇,而沒有充分考慮到部落的實際情況,導致如今這般悽慘的局面。他想著或許應該轉變策略,先把重心放在部落的休養生息上,可又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對明軍的仇恨依舊在心底燃燒。

在瓦剌內部陷入混亂與消沉之時,明軍

目錄
陛下,饒了貂蟬吧,你陽氣太重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