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地會中傳新義(第5/13 頁)
他的聲音堅定而清晰,在大廳中迴盪,彷彿是在宣告著一個重要的決定。
蘇羽向前走了兩步,身姿挺拔,拱手行禮,神色間滿是誠摯與鄭重,開口說道:“陳總舵主,在下方才所言,實乃肺腑。天地會以反清復明為宗旨,於過往歲月,飽含著對民族大義的堅守,其初衷與歷史緣由,無人可輕易否定,正義性更是毋庸置疑。”
他微微頓了頓,目光掃過廳中眾人,見眾人皆神色專注地傾聽,便繼續娓娓道來:“可如今時代更迭,早已滄海桑田。百姓們在歷經長久的動盪與戰亂後,內心所求不過是一方安穩,能在自家的田地上辛勤勞作,收穫溫飽;能在夜幕降臨時,與家人圍坐,共享天倫。他們渴望的,是不再擔驚受怕,不再流離失所,是那實實在在的安居樂業,而非永無休止的戰爭與動盪。”蘇羽的聲音醇厚而富有感染力,在寬敞的大廳中迴盪,彷彿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
陳近南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堅定:“蘇公子,滿清入關,鐵蹄踐踏我漢人山河,奴役我百姓,燒殺搶掠,犯下的滔天罪行,樁樁件件,血債累累。此等深仇大恨,猶如磐石,壓在每一個漢人的心間,怎能不報?反清復明,是我天地會自創立之初便肩負的使命,更是天下漢人共同的心願,是我們前行的方向,是心中永不熄滅的火焰。”陳近南言辭懇切,每一個字都彷彿帶著多年的積怨與不屈的信念。
蘇羽輕輕搖了搖頭,眼中滿是懇切:“陳總舵主,報仇雪恨,天經地義,在下絕無半點輕視之意。但我們更應將目光投向天下蒼生,去傾聽百姓們內心的聲音。如今滿清統治已然穩固,根基漸深,想要僅憑武力去推翻,談何容易?這一路上,我們親眼目睹了太多百姓因戰爭而家破人亡,田園荒蕪,餓殍遍野。就算我們真的成功推翻了滿清,又怎能保證,百姓們便能從此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新的政權建立,若不能解決民生疾苦,那與舊的統治又有何區別?”蘇羽的話語擲地有聲,每一句都像是在眾人心中敲響的警鐘。
陳近南沉默不語,他微微低下頭,陷入了沉思。蘇羽所說的話,猶如一記記重錘,敲打著他多年來堅守的信念。他心中明白,蘇羽所言並非毫無道理,多年的反清復明之路,他也看到了百姓們所遭受的苦難,只是這信念早已根深蒂固,如同參天大樹,想要輕易撼動,談何容易。
這時,一旁的韋小寶忍不住開口,他向前跨出一步,臉上帶著慣有的機靈勁兒,但此刻眼神中卻滿是認真:“陳總舵主,蘇羽兄弟說得沒錯。咱們天地會當初成立,不就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嗎?可要是為了反清復明,不顧百姓死活,讓他們深陷戰火,流離失所,那咱們和那些魚肉百姓的貪官汙吏,又有什麼兩樣?”韋小寶的聲音清脆,在大廳中格外響亮,他的話語雖然直白,卻如同一把利刃,直戳問題的核心。
陳近南抬起頭,目光依次掃過蘇羽和韋小寶,神色凝重:“你們的話,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但這反清復明的大業,傾注了無數兄弟的心血,歷經了多少艱難險阻,豈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與無奈,更多的卻是對這份事業的執著。
蘇羽緊接著說道:“陳總舵主,我們並非要放棄反清復明,而是要改變方式。當下,我們不妨先將重心放在改善百姓生活上,深入民間,為百姓們修橋鋪路,施粥賑災,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誠意與善意。同時,暗中聯絡各方仁人志士,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積蓄實力。待時機成熟,再圖大業。如此一來,既能為百姓謀福祉,又不耽誤我們的根本大計。”蘇羽條理清晰地闡述著自己的想法,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陳近南沉思良久,他緩緩踱步,雙手背在身後,眉頭緊鎖。大廳中一片寂靜,眾人都屏氣斂息,等待著陳近南的回應。過了許久,陳近南停下腳步,抬起頭,目光望向遠方,彷彿透過牆壁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蘇公子的話,容我再考慮考慮。不過,我還是希望你能明白,反清復明是天地會的根本,這一點,不能輕易動搖。”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妥協,但更多的是對底線的堅守。
蘇羽點了點頭,恭敬地說道:“陳總舵主,我理解您的想法。我只是希望,我們能夠為這江湖帶來一些新的希望和變化,讓百姓們不再受苦,讓俠義精神真正得以傳承。”蘇羽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他的眼神堅定而明亮,彷彿看到了那個充滿希望的江湖。
大廳中再次陷入沉默,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這場關於天地會未來走向的理念交鋒,雖然暫時告一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