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都市言情 > 現代大俠的多元世界 > 第4章 襄陽烽火起

第4章 襄陽烽火起(第6/21 頁)

目錄
最新都市言情小說: 都市高武:穿越者的崛起一箇中醫,不看醫書,看上兵法了從最慘吃播,到億萬資產大佬山詭種地:我每天都在突破記錄開局轉職美食家,好吃懶做就變強開局獎勵七仙女,系統你是懂我的我被貓養了?猛的嘞,悍匪系統當警察!全民求生,開局召喚賞金塔姆財富故事集在末世當公務員[無限]排球RPG真的正常嗎?夏目有奧罩死對頭成了我的繫結寵物[無限]當霸總繫結了負債系統[快穿]斬神:反派,從征服幽靈娘開始[死神BLEACH]穿越流魂街成為極道大小姐完美人生:60年代處物件?男朋友總以為我是小可憐

的身影成為了城中一道溫暖而堅定的風景。她時而幫助年輕人搬運石塊,時而安慰受傷的百姓,時而又去伙房檢視乾糧的準備情況。在她的努力下,襄陽城的百姓們逐漸從恐慌中走了出來,他們團結一心,各司其職,為守城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城中的氣氛漸漸從混亂變得有序。百姓們的眼神中不再只有恐懼,更多的是堅定與希望。他們知道,只要大家齊心協力,襄陽城就一定能在這場戰火中堅守下來。而林婉兒,也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百姓們的信任與愛戴,成為了他們心中的守護天使。

蘇羽與工匠們齊聚在城中的工坊,這裡瀰漫著木材、鐵器和汗水混合的味道。蘇羽將“連環弩車”的圖紙在桌上徐徐展開,那紙張發出輕微的沙沙聲。圖紙上的線條精細而複雜,每一個標註都清晰明瞭。

工匠們圍攏過來,他們的眼神中既有好奇,也有對新挑戰的躍躍欲試。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匠摸著鬍鬚,仔細端詳圖紙:“這弩車的設計甚是精巧,不過這機關的構造,需得好好琢磨。”

蘇羽點頭,開始詳細解說:“這弩車的弩臂,需選用質地堅硬且富有彈性的百年鐵木,先以烈火煅燒,使其內部結構更為緊實,再經冷水淬鍊,增強其韌性。這精鐵打造的弩機,零件眾多,這齒輪需嚴絲合縫,以確保發射時的順暢。”

工匠們紛紛點頭,便立刻動手忙碌起來。年輕的學徒們快速穿梭於工坊各處,搬運著所需的材料。沉重的鐵木被扛在肩上,他們的腳步略顯踉蹌,但眼神堅定。老工匠們則專注於打造弩機零件,手中的鐵錘有節奏地敲擊著,火星四濺,每一次敲擊都彷彿是在敲響襄陽城備戰的戰鼓。

在城牆之上,郭靖指揮著士兵們調整防禦佈局。他的聲音沉穩有力,迴盪在城牆間:“將這投石機移向左翼,那裡地勢稍高,射程可更遠。”士兵們齊聲應和,喊著號子,推動著巨大的投石機。那投石機的輪子在地面上碾出深深的痕跡,發出沉悶的聲響。

士兵們在城垛間穿梭,擺放著一桶桶滾燙的魚油和尖銳的狼牙棒。魚油在桶中微微晃動,散發著刺鼻的氣味,狼牙棒上的尖刺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他們還在城牆的關鍵位置設定了絆馬索,那繩索被巧妙地隱藏起來,只等敵軍靠近。

耶律齊帶領的丐幫弟子們也沒有絲毫懈怠。他們分佈在城牆各處,手持打狗棒,警惕地注視著城外。一位丐幫弟子向耶律齊報告:“齊大哥,西北方向的城牆腳下已佈置好陷阱。”耶律齊微微點頭:“好,繼續巡查,不可有絲毫疏漏。”他的眼神冷峻,如鷹隼般掃視著城牆內外。

蘇羽在工坊中忙碌片刻後,又登上城牆檢查防禦工事。他看到士兵們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心中稍感安慰。此時,他注意到城牆上的一些旗幟在風中纏繞,可能會影響訊號傳遞。他立刻叫來士兵:“將這些旗幟整理清楚,按照不同方位和指令重新懸掛,確保在戰鬥中訊號能夠準確傳達。”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攀爬著旗杆,解開纏繞的繩索。

在檢查弩車佈置位置時,蘇羽發現一處弩車的射擊角度被城垛遮擋了一部分。他皺起眉頭,思考片刻後對士兵們說:“將這弩車向前推移三尺,再在城垛上開鑿一個小缺口,以便弩箭能夠無障礙發射。”士兵們趕忙找來工具,叮叮噹噹開始開鑿。

與此同時,林婉兒組織的百姓後勤隊伍也在高效運轉。婦女們將製作好的乾糧和熬好的熱湯裝在推車中,送往城牆。孩子們跟在旁邊,幫忙提著水囊。一位婦女對士兵們說:“壯士們,辛苦啦,吃些乾糧,喝口熱湯,有力氣才能打勝仗。”士兵們感激地接過,臉上露出疲憊卻堅定的笑容。

隨著備戰工作的深入,襄陽城的防禦體系逐漸完善。士兵們經過多輪演練,對各種守城器械的操作愈發熟練。弩車的試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弩箭如疾風般射出,深深插入遠處的地面,力量驚人。

郭靖望著井然有序的一切,對蘇羽說道:“蘇兄弟,此次備戰多虧有你出謀劃策,襄陽城的勝算又多了幾分。”蘇羽謙遜地回應:“郭大俠,這是大家齊心協力的結果,每一個人都在為襄陽城的安危努力。”

然而,他們深知,這一切都只是大戰前的準備,真正的考驗即將來臨,城外那如烏雲般的蒙古大軍,隨時可能發動兇猛的進攻,而襄陽城將在戰火中接受生與死的洗禮。

蒙古大軍營地,金輪法王身披華麗金袍,端坐在巨大的氈帳之中。他面前的地上,繪製著襄陽城的簡易地圖,周圍一眾蒙古將領神色肅穆,靜候他的指令。金輪法王目光陰冷,猶如寒夜中的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權欲風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