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米(第1/2 頁)
1996年8月11日,三峽庫區一期水位移民工程全面啟動,此後的十三年中,湖北和重慶二十個區市縣總計131萬移民陸續搬遷離開自己的故鄉,其中有166萬人選擇外遷安置。
三峽鎖鑰世無雙,?百萬移民彰精神。
這項值得在任何歷史課本上大書特書的人類文明壯舉被稱為——三峽百萬大移民。
不過對於1998年的楊守安而言,生活似乎並沒有發生什麼實質性的變化,唯有一件事讓他苦惱,那就是村裡的小學要拆了。
雲陽村的小學建在張姓祠堂裡,這祠堂大約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因為保養得當,所以看著依然乾淨整潔。
張姓是村裡的大姓,大概有百來戶人家,八十年代中期的時候巫山各個村子開始時興續家譜、修祠堂,雲陽村的張姓人家也跟風開始籌劃要湊錢把祠堂翻新,順便舉行點大規模的祭拜祖宗活動,以彰顯家族的香火繁盛和太平生活。
當時有人提出要把小學搬出去,由縣裡教委出資,重新蓋個新的校舍。
為了這件事他們還特地成立了個“委員會”,並給張姓在外面有頭有臉的族人寫信,反正就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主意的出主意。
一位在北京做官,平日裡極少和家裡聯絡的張姓長輩對此熱烈響應,單人掏出一萬塊錢的工程款,但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小學不能搬,不但不能搬,連祖宗牌位上“千秋萬代”的字樣也最好換成“書山有路”。
回信寄到村裡,張姓幾個當家人聚在一起反覆研究,討論了好幾天都依然無法理解這波操作的含義,後來是家族裡幾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商量過後,力排眾議,決定按照捐款人的意思來做。
修祠堂是以修小學的名義進行的,張家人把整個過程搞得熱火朝天,雖然沒有點高香,沒有放鞭炮,但殺豬宰牛順便暗地裡續族譜的事情一刻也沒落下。
動靜搞這麼大,十里八鄉自然是傳開了,大傢伙都知道雲陽村的張家族人重修小學,支援教育事業,主動為國出力。
訊息傳到巫山縣裡,領導自然是大受感動,祠堂剛一修完,相關部門就送來了一批嶄新的課桌椅,當然少不了還有一面錦旗,上書“百年樹人,振興中華”。
張家人恍然大悟,開始感念那位北京長輩的遠見和恩德,這些年對他的抱怨也煙消雲散,甚至在夜裡還跑到村外面對著祠堂的方向點了高香、放了鞭炮,弄得村裡的外姓人莫名其妙。
當然對於楊守安來說,這些舊時趣事的真假並不重要,他在意的是現在小學要沒了,他唯一的收入來源也就跟著消失了。
自從嘎公去世以後,楊守安就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家裡的房子和半畝田地雖然還在,但指望那點苞米和紅苕來養活一個12歲正在長身體的孩子顯然是不現實的。
對於楊守安這種情況,老書記也是操碎了心,多次到鎮裡奔走,給申請下來了特殊幫扶的名額,同時還給在村小學裡安排了個兼職的崗位。
工作內容其實就是給住在小學裡的六位老師做後勤保障,燒飯、劈柴、偶爾洗洗衣服什麼的,力所能及,又不失體面。
相比而言,報酬就顯得非常豐厚——免去楊守安的學費,同時每個月再補助三十塊錢。
別小看這三十塊的重要性,當時雲陽村普通務農家庭的年收入攤到每個月也就一百出頭,對於楊守安這樣“一個人吃飽,全家不愁”的來說,已經算是天大的“恩惠”了。
所以面對如此重大的人生變故,楊守安自然是急切地想要找一個解決的辦法,此時他正站在村口的大樹下左顧右盼,等了很久才總算是看到個瘦得跟個猴子似的人影走過來。
“阿四,怎麼說?問到新小學要建在哪裡沒?”
來人叫阿四,是楊守安在村裡除了老書記外唯一信任的人,他們同年出生,性格相投,平日裡一起抓鳥摸蛋、下河捕魚,結下了牢固的革命友誼。
“你自己怎麼不去?害我被校長抓著訓了好一頓,問我為啥不去縣裡接著上初中,對了,他還提到你了,說你上週給陳老師他們做的炒雞蛋不新鮮,幾個人鬧了好幾天的肚子,問你是不是把買雞蛋的錢吞了,隨便拿的鳥蛋充數。”
楊守安老臉一抽,心想“不對啊,那鳥蛋看著也沒裂紋啊,怎麼會吃了鬧肚子呢?”。
不過他嘴上可不會承認,面不改色反將一軍。
“放屁,肯定是老劉頭賣的雞蛋有問題,回頭我就去找他,讓他退錢。對了,問你新小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