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開局活埋朱元璋十四年 > 第141章 我要做你的皇后

第141章 我要做你的皇后(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命運冠位指定:冠位虛構史學家四合院:重生獲得超級金手指木葉:宇智波極端?獻上忠誠!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庶子逆襲:蕭逸塵的權謀征途與愛穿越到古巴比倫建國手握百萬鐵騎,你說朕是反賊?古鐲通時空,假千金嬌養江陽王贏翻了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什麼?我一個科研人員成皇子了?直男穿進ABO靠裝A升級美貌在葉羅麗當美強慘的日子全族被貶,北荒糧滿倉昏君啃樹皮明末之我若為王坎特洛特高中的倒黴偵探三國:從打猛虎,救皇后開始學名張好古關於鼬不僅是弟控還是兄控這件事大秦:天幕直播我爭奪天下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

提到靖難之役失敗,人們都會把失敗的原因歸結到朱允炆和建文三傻頭上。

這很明顯是歷史唯心主義的片面看法:“靖難之役失敗的原因在於老朱。”

【怎麼賴老朱?】

“本來就是老朱,朱允炆和朱棣的關係就相當於,漢斯貓和老毛子。漢斯貓固然是兵強馬壯,可是,如果老毛子不搞肅反,把中高階軍官一網打盡,也不會在戰爭初期一瀉千里

軍隊不是抓些壯丁來了就能打仗,而是要不斷的磨合,將軍也要實戰經驗。所以在戰爭之初,才會成建制的投降。

之所以有兩萬五千里長徵,也和蘇區的肅反、軍事顧問的瞎指揮脫不了關係。

老朱雖然給朱允炆留下了耿炳文,但是軍隊的建制已經亂了,想打鷹燕軍不是在痴人說夢嗎?

這種情況下,還大軍團作戰,莫說是李景隆,即便是李文忠再生,恐怕也回天乏術。

至於所謂的啟用盛庸、平安,那簡直之異想天開。”

【你胡亂說什麼?靖難之役不是靠盛庸平安,才抵住燕軍四年的嗎?】

“盛庸平安是抵住了燕軍不錯,可是一開始,平安也是右軍都督府同知。

洪武十五年之後,大都督府一分為五,前後左右中五軍都督府,管事還分為左右都督,下面管兩個同知。

平安只是五十個同知中的一個。盛庸還在濟南做指揮使。

在開戰之前,朱允炆怎麼越過那麼多都督,看到他們身上閃光點的?

在他們表現自己實力之前,又如何力排眾議,任用平安和盛庸?

至於徐輝祖,不管這麼說,他都是燕王的親戚,燕王妃的大哥。

你們反對朱允炆,就是因為他不向著親戚,而聽那些文人的,朱允炆憑什麼就相信魏國公不會向著朱棣?

現在人認為平安盛庸打敗過朱棣,無非是站在上帝視角,在戰前,沒有人會預知未來。”

“功勳、文官,外藩是一個王朝穩固的三駕馬車。

功勳和文官集團共同組成朝廷,他們共同對外藩進行震懾。外藩和功勳都又兵權或者是對軍隊有影響力,有文臣監督,也不敢任意妄為。

他們之間,相互制衡,共同維持朝廷的穩定。

朱元璋為了朱明王朝平穩過渡,或者說是為了朱允炆坐穩江山,誅殺功臣,朝中沒有功勳支撐,讓外藩做大,推翻了允炆的江山。

只能說是應了那句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而害了輕卿卿性命。”

【照你所說,靖難之役失敗是朱元璋屠戮功臣的結果,政府軍沒有戰鬥力,那為什麼還要打四年?】

“軍隊的戰鬥力是慢慢來磨合出來的,新兵變成老兵,將領的指揮素養也是慢慢提升的。

這就是著名的以空間換時間。

毛熊和漢斯貓的戰爭,一開始的時候也是一瀉千里,隨著時間的流逝,漢斯貓的人力物力都在消耗,毛熊卻換過勁來。

此消彼長,雙方就陷入了膠著狀態。

這時候比的就是底蘊,誰的戰爭動員能力強,誰的底蘊雄厚,睡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安史之亂,宋遼對峙和後面的宋金對峙,三藩之亂,抗日戰爭,都是這種情況。

朱允炆在戰爭初期,被朱棣打亂陣腳。

隨著時間的推進,燕軍打到濟南的時候。政府軍實力得以提升,叛軍也有重大的損耗。

朱允炆到底是皇帝,掌握大量的資源,能活活耗死朱棣。

在戰爭的後期,朱允炆打的很從容,朱棣卻很是慌亂。

朱允炆也有一個軟肋,就是無險可守。

無論是王駿取石頭城,還是王敦、桓溫謀反,還是後來的侯景之亂,應天都被輕易攻下。

朱棣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谷王朱橞和李景隆開城投降,也就順理成章了。”

這時候是洪武十一年,朱橞和沒有出身,更不要說封王了。

朱元璋、馬秀英眾人自然不知道是誰。

李景隆他們卻都是知道的,他就是李文忠的兒子。

“又是這個李景隆,他,這個混蛋。”

李文忠正看著直播,這時候李景隆跑過來。

“爹爹,抱抱。”

眼前這孩子,就是先輸光朝廷六十萬大軍,然後又開城投降的混蛋嗎?

我李文忠也算是一世英名了,怎麼就生出這麼一個混蛋?

李文忠也是帶兵打仗的,

目錄
快穿之反派boss請上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