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慈善(第1/2 頁)
龍國的《慈善法》是非常完善的,特別是關於各種慈善基金的規定,條目繁多、程式嚴格。
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要求慈善機構賬向社會公開財務會計報告等資訊。
不管是官方的還是民間的慈善機構,都必須公開賬務,以便接受社會各界人士的監督。
照這麼看,其實周碩的“明誠慈善基金會”,完全沒有必要派人定期查賬、監督。
把他們交給國家法律和社會監督就行。
但事實並非如此。
貪婪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
任何法規,只要存在,就一定會有一些“聰明人”,去鑽法律的空子。
周碩派人定期查賬、監督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某些“聰明人”鑽空子。
“明誠慈善基金會”的資助物件有三類:
第一類,就是山區的貧困學生。
龍國在二十世紀,就已經邁入了發達國家行業,中等收入群體佔據了國家人口的大部分。
但這並不代表龍國就沒有窮人。
相反,龍國的窮人還有很多。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龍國的版圖實在太大了。
開啟世界地圖,我們就會發現,龍國的版圖,幾乎佔據了整個亞洲的一半。
由於龍國實力地(人)大(多)物(勢)博(眾),在剛開始擴張熱潮中,吞併了不少毛熊國的土地。
龍國北部的國界,要比前世藍星的國界往北億點點。
南部也是如此,暹羅、安南、呂宋、琉球等被儒家文化圈所涵蓋的小國,都變成了龍國的省份。
老祖宗還是很有原則的,儒家文化圈之內的子民,就算受過教化,可以納入版圖,稱為炎黃子孫。
儒家文化圈之外的,那就是蠻夷,祖宗們都比較嫌棄,並不願意妄動刀兵,也不願意去徒費心力,施以教化。
否則,龍國如今的版圖,只怕還要再大上一倍。
如此大的版圖,即便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持續開發,還是會有一些資源匱乏的山區,沒有接受到開發。
許多貧困山區的孩子,雖然有學校,有老師,有免費的課本,不用交學費。
但很多家庭,確實是很難負擔得起一兩個孩子的教育支出的。
特別是在義務教育階段之後,因貧輟學的不在少數。
許多孩子,都只缺少一個機會,就能真正走出大山。
周碩非常願意給他們一個機會。
第二類,就是身患重病無力醫治的普通家庭。
周碩前世到死,都還掙扎在醫藥的泥潭裡,因此,他非常清楚一場突如其來的重病,對一個普通家庭有著怎樣毀滅性的打擊。
也許幾十年的存款,就在一場重病之中消耗殆盡。
這些家庭,原本該有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卻因為重病、絕症陷入生活的泥潭,不能自拔。
周碩希望這樣的悲劇可以少一些。
第三類,就是對殘疾人的資助。
不管在哪裡,大部分殘疾人士,都很難像普通人一樣,正常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他們也許因為別人的閒言碎語、指指點點,內心敏感自卑,不敢與人交際。
他們也許因為身體上的缺陷,而被一些單位拒之門外,不能像普通人一樣參加工作,藉此養活自己。
儘管有著殘聯的幫助、國家的補貼,但大多數的殘障人士,仍舊只能艱難的掙扎在溫飽線上。
至於正常人體面的生活,更是他們不敢奢望的。
周碩覺得,他應該給這些人一個機會。
一個過正常生活的機會。
他的基金會可以資助他們學習技術,幫他們尋找一些合適的崗位,甚至可以在基金會內部、西紅柿小說網,提供合適的崗位。
總之要讓他們像正常人一樣,自食其力。
周碩的這個慈善基金會,並不是用來捐款邀名的,它是用來做實事的。
那些山區的貧困生,只要他開始資助,那麼他就一直會資助到這個學生畢業,直到他找到工作。
得了重病、絕症的家庭,他只要伸出了手,就會一直資助到病人痊癒,或者去世(絕症)。
殘障人士,至少要讓他們能夠自食其力。
孟思齊根據周碩的設想,開始招聘相關的專業人士,構建這個基金會的基本框架,制定相關的內部條例。
而他自己則忙著弄基金會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