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一萬軍隊出使外國(第1/2 頁)
在御書房中,朱棣正端坐在龍椅之上,審閱著各地呈上的奏章。
方子言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了進來,神色凝重,在距離龍椅幾步之遙的地方停下,恭敬地行了大禮。
“陛下,臣方子言有要事啟奏。”
朱棣放下手中奏章,抬眸看向他,眼中帶著幾分關切。
“方愛卿,可是又有紀綱的新訊息?”
方子言直起身,深吸一口氣,說道。
“陛下,正是。如今紀綱與外部勢力勾結愈發緊密,致使周邊局勢變得極為複雜。”
“臣此次前來,是為了出使周邊國家一事。”
朱棣微微皺眉,問道:“出使之事,朕已知曉。你準備得如何了?”
方子言神色嚴肅,向前一步:“陛下,此次出使任務艱鉅,紀綱在背後百般阻撓,他早已與周邊各國的部分勢力達成秘密協議,試圖煽動他們與我大明為敵。”
“臣擔心,在出使途中,隨時可能遭遇危險,甚至可能在談判時,面臨對方的武力威脅。”
朱棣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思索片刻後說道。
“你的擔憂不無道理,可如今朝廷兵力分散,既要防範邊境戰事,又要應對紀綱在國內的勢力,能抽調的兵力有限。”
方子言連忙說道:“陛下,臣明白朝廷的難處,但此次出使關乎大明的生死存亡。”
“臣斗膽懇請陛下,撥給臣一萬精銳軍隊隨行。”
“這一萬軍隊,不僅能在途中保護臣和使團的安全,更能在談判時,向周邊國家展示我大明的實力和決心,讓他們不敢輕易與紀綱勾結。”
朱棣看著方子言堅定的眼神,心中暗自思忖。
他深知方子言的忠誠和能力,也明白此次出使的重要性。
但一萬精銳軍隊,著實不是一個小數目,一旦抽調,對邊境防線和國內局勢也會產生一定影響。
“方愛卿,一萬精銳軍隊,這可不是小事。”
“你且說說,這一萬軍隊該如何調配,又如何確保他們在不影響出使任務的前提下,不耽誤其他戰事?”朱棣目光緊緊盯著方子言,問道。
方子言早有準備,他條理清晰地回答道。
“陛下,臣建議從京城附近的衛所抽調精銳。”
“這些衛所距離京城較近,抽調兵力後,可迅速補充新兵進行訓練,對整體防禦影響較小。”
“至於在出使途中,臣會合理安排軍隊的部署,確保他們既能保護使團安全,又能隨時應對突發情況。”
“一旦邊境有戰事,臣也會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配部分軍隊支援。”
朱棣聽完,沉默片刻,緩緩說道。
“方愛卿,此次任務艱鉅,朕便依你所奏,撥給你一萬精銳軍隊。”
“你務必謹慎行事,揭露紀綱的陰謀,化解與周邊國家的危機。若有差池,你當如何?”
方子言雙膝跪地,鄭重說道。
“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辱使命。若此次出使失敗,臣願以死謝罪!”
朱棣微微點頭:“好,朕相信你。你且去準備吧,軍隊的調配,朕會讓兵部儘快安排。”
方子言再次叩首謝恩,起身退下。
出征那天,天邊剛泛起魚肚白,京城外的校場上早已是一片肅穆而熱烈的景象。
一萬名精銳士兵整齊列隊。
他們身著嶄新的盔甲,在晨曦的映照下熠熠生輝,手中的長槍和長刀筆直挺立,閃爍著森冷的寒光
。這些士兵皆是從各軍中層層選拔而來,每個人都身強體壯、目光堅毅,代表著大明軍隊的頂尖戰力。
方子言身著一襲黑色勁裝,外披大紅披風,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走上高臺。
他目光如炬,緩緩掃過臺下計程車兵,全場瞬間安靜下來,只有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
“將士們!”方子言的聲音低沉而洪亮,在校場上回蕩。
“今日,我們肩負著大明的使命,踏上這艱難的征程。”
“紀綱那賊子,妄圖勾結外部勢力,顛覆我大明江山,讓萬千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我們的每一步,都關乎著國家的安危,百姓的福祉!”
士兵們的眼神中燃起熊熊怒火,紛紛握緊手中的武器,發出震天的怒吼:“殺!殺!殺!”
“我們此去,不僅要保護使團的安全,更要向周邊國家展示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