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朝廷之上的站隊(第1/2 頁)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壓抑,仿若暴風雨來臨前的死寂。
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大臣們或緊張、或憂慮、或心懷鬼胎的面龐。
當值太監雙手微微顫抖,展開那封來自前線的戰報,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在空曠的大殿中迴盪。
“邊境戰事,明軍與北漠軍僵持不下,糧草損耗巨大,兵力折損……”
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敲擊在眾人的心頭。
紀綱的黨羽們聽完,瞬間如同聞到血腥味的鯊魚,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
他們相互使著眼色,迅速湊到一起,交頭接耳,低聲商議。
御史大夫率先站出,他雙手抱拳,微微欠身。
“陛下,方子言此人,本擅長外交周旋,卻貿然掛帥出征。”
“他毫無軍事經驗,如同紙上談兵的趙括,如今致使戰事陷入僵局。”
“我大明耗費無數糧草,折損眾多兵力,這等損失,實在是讓我朝顏面盡失。”
“如此無能之輩,怎能擔當大任,實乃誤國誤民!”
“長此以往,邊境危矣,國之根基亦將動搖!”
戶部侍郎也上前一步,滿臉義憤填膺,彷彿他才是那個最憂心國事的忠臣。
“陛下,為了此次戰事,戶部撥出了鉅額款項,幾乎傾盡國庫之力。”
“可如今換來的卻是這般結果,前線戰事膠著,毫無進展。”
“方子言此舉,讓國庫空虛,百姓賦稅加重。百姓們辛苦勞作,卻要承受如此重負,怨聲載道。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臣懇請陛下,徹查此事,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他
其他黨羽也紛紛附和,你一言我一語,一時間,朝堂上指責方子言的聲音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方子言罪不可恕!”
“必須嚴懲,以儆效尤!”
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試圖將方子言徹底淹沒。
然而,並非所有大臣都被紀綱黨羽的言論所左右。
禮部尚書站了出來,神色凝重,他微微皺眉,拱手說道。
“陛下,前線戰事複雜,不能僅憑一時戰局便對方帥妄下定論。”
“方帥雖擅長外交,但在軍中也多有歷練,且此次出征,亦是為了我大明邊境安寧。”
“如今戰事僵持,或許另有隱情,還望陛下明察。”
“禮部尚書所言極是,”
兵部侍郎也開口道。
“方帥在前線率領將士們浴血奮戰,日夜堅守,未曾讓北漠軍前進一步。”
“將士們皆奮力拼殺,不應將罪責全歸咎於方帥一人。”
當下之“急,應是商討如何支援前線,而非在此互相指責。”
朝堂上,大臣們分成兩派,爭論不休。
一方力主嚴懲方子言,另一方則為其辯解,懇請皇帝慎重考慮。
皇帝坐在龍椅之上,眉頭緊鎖……
太子在一旁聽著這些刺耳的言論,心中的怒火越燒越旺。
他緊握著拳頭,指節泛白,終於忍不住挺身而出。
太子向前幾步,站在大殿中央,身姿挺拔,目光堅定地掃過眾人,高聲說道、
“諸位大人,休要信口雌黃!”
“方子言為我大明立下赫赫戰功,在外交上,他出使炎沙國,化解危機,促成合作。”
“在安瀾國,平定內亂,使其歸附。”
“此次出征北漠,面對那驍勇善戰、來去如風的北漠騎兵,他能堅守防線,保我大明邊境不失,已然竭盡全力。”
太子微微頓了頓,環顧四周,接著道。
“況且,戰事本就瞬息萬變,勝負難料。”
“怎可只因一時未能取勝,便將所有過錯都推到方子言一人身上?”
“如此做法,寒了忠臣良將之心,日後誰還願為我大明奮勇殺敵?”
太子的話語擲地有聲,在朝堂上回響,一些正直的大臣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紀綱黨羽眾多,他們怎會輕易罷休。
見太子出面力保方子言,他們心中的妒火與野心愈發熊熊燃燒,行事更加變本加厲。
御史大夫滿臉漲紅,脖子上青筋暴起,率先發難,在朝堂上大聲喧譁,全然不顧往日的朝堂禮儀。。
“太子殿下,您袒護方子言,究竟是何居心?”
“難道您不知他致使前線戰事失利,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