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亡就亡在沒錢了(第1/2 頁)
這大明朝,滅亡就是由於沒錢了的原因,這是最為主要的原因,沒錢了,給軍隊發不起軍餉,哪裡來計程車氣啊!
沒錢了,地方上鬧災,沒有錢進行撥款的話,豈不是也壞事了嗎?這綜合考量的話,那就是問題重重。
當然了,朱高熾倒是一個比較節省的人,以後的皇帝,那可就說不定了。
這其實,應該設定一個規矩,那就是要花多少錢,不能由皇帝,一個人說了算的,這事吧!還得說通朱棣才行。
朱棣最近正在忙著策劃永樂大典的事情,這可是一件大事情的,他那是非常上心。
過了幾天,韓辰去了朱棣的御書房,就是要說一下,這個用錢方面的問題。
朱棣其實根本就不管錢的,不過他要用錢的時候,國庫那是必須得拿出來的,絕對不能少一個子的。
韓辰就是來進行規勸朱棣的。
他沒有直接指出來,而是給朱棣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古代王朝,為什麼會滅亡。
“一是內患,二是外敵入侵。”
朱棣不假思索的說道,在他看來,就這兩種情況。
內患,一般就是天災人禍,外敵入侵,就不必多說了,就是那些遊牧民族入侵。
“不,這並不是主要的原因,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沒錢,有錢了,就可以安撫人心,也就不會滅亡了。”
“抵禦外敵的話,有錢,就可以激勵士氣,不說擊敗敵人,起碼可以做到防禦穩健,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啊!”
韓辰笑了笑。
聞言,朱棣皺眉,亡於沒錢。
“那先生今天來找我,所謂何事啊?”
朱棣詢問。
“就是探討一下,怎樣避免沒錢的原因。”
韓辰平靜的說道。
“這個好解決啊!沒錢了,加稅就是了,錢還在天下,只是不在朝堂的手裡而已罷了。”
朱棣說道。
這個道理,的確也是這麼一個道理的。
韓辰也是挺清楚這個問題的,錢只要沒有流出去,就還在大明的境內的,不過地方豪強的錢,是很難搜刮到的,他們有一套防禦機制,只能是搜刮百姓的錢。
可是百姓能夠有多少錢呢?沒有多少的油水的,搜刮得厲害,還會引發民變,不是一個明智的舉動。
韓辰也把這個道理,跟朱棣說明了一下,而後他就建議,形成一個機制,制訂預算,每年花多少錢,不能超過這個限度,當然急事,算是另外的。
朱棣同意了,他覺得這麼做,有好處。
而後韓辰就走了。
回家的半路上,韓辰覺得這麼做,恐怕也不行,怎麼說呢,皇權至高無上,根本就沒法制衡,皇帝想要花錢,下面的人,能說什麼呢?有心想要進行反對,也不敢明面上說出口的。
自己合著那就是屬於白費力氣,也真是夠了的。
皇權這個問題,現在是根本就無法改變的。
這封建王朝的侷限性,還是非常明顯的的。
回到家中不久,朱高熾就來了,說是為了清除虎患,撥款了五萬兩白銀,不是一個地方,而是多個地方。
“有這麼貴嗎?這請動一個獵戶,應該花不了多少錢的啊!這別到時候,被地方上的官吏,那是給中飽私囊了。”
韓辰詫異。
就算是十兩銀子請動一個獵戶的話,也是並不至於使用五千個獵戶吧!再說了,上哪兒找那麼多獵戶去。
“我讓戶部核算了一下,這錢的話,只能多不能少,不過,在這件事情上面,地方上肯定也是會上心的。”
朱高熾說道。
的確,地方上不太平,鬧虎患,地方官吏,那也是接受不了的就是了,不僅會影響他們的治理,也肯定會影響他們的收益的就是了,因此,自然上心。
這錢,已經撥出去了,再想收回來,恐怕是猝不及防。
“另外,修河堤這件事情,是不是應該撥款啊!這是正事,今年倒是沒有鬧水患,來年就說不定了,這總是隔不了幾年,就會發水。”
朱高熾說道。
修河堤,的確是正事,可是花錢太多,而且屬於治標不治本。
“這光是修河堤,恐怕還是不行的,首先,應該禁止江河兩岸伐木的情況,其次,要多種樹,從而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情況,這水位暴漲,其實主要原因,就是水土流失,沉到了江河裡面,這水位能不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