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季漢演義 > 第56章 開誠佈公,削減官員數量

第56章 開誠佈公,削減官員數量(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如今朝廷正需要這些武將替國家鎮守邊疆。”

“若是在這個時候收回了宗卿身上別的官職,那豈不是天下所有武將身上的多出來的官職都要一起收回來 ?”

“如宗卿、伯約等人,收了也就收了。”

“朕知道他們是心向大漢的。”

“可是其他人呢?誰敢保證他們不會因此心懷芥蒂?”

“甚至懷疑朝廷是不是要對他們動手?”

“懷疑一旦產生 ,就會像牆面上的裂縫一樣,越來越大。”

“靈帝之時,大將軍何進不就是因為和十常侍之間,產生了齷齪。”

“雙方原本已經化解掉的矛盾最終也變得不可調和。”

“最後導致何進被殺,董卓進京。”

“大漢天下才一步步的淪落到現在這個局面?”

“朕不想再重蹈覆轍,大漢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劉諶的一番話,聽的在場的幾人感到一陣心驚肉跳。

在他們的固有認知裡,大漢的天下早就不是桓帝靈帝那時候的天下了。

武將根本不可能興風作浪。

但是經過劉諶這麼一番話,眾人頓時覺得自己想的窄了。

丞相死後,朝廷本身就經歷過一番動亂, 只是很快被平息了,沒有引起多大的動盪。

後來也沒有發生太大的叛亂,無非就是這些年朝廷沒有厚此薄彼的對待過任何人。

讓大家在這種氛圍下覺得大漢還可以,所以才會安安靜靜的接受 大漢朝廷的統治。

如果真如陛下所說的那樣,朝廷開始削減那些武將身上的官職,很有可能讓那些人心生反意,到時候豈不是要天下大亂?

“何況今日只收文臣的官職,還有另一層意思,讓那些武將覺得朝廷如今開始重視武將,讓武將天生就覺得比文臣有優越感。”

“只有這樣,朝廷才會越發的安穩,畢竟無論是在偽朝還是在吳國,他們都不可能有如此的待遇。”

劉諶在這些人心驚肉跳的同時,也說出了自己這麼做的另一層意思。

天下局勢已經逐漸趨於明朗,如今是魏國一家獨強,而漢吳皆弱的局面。

雖說武將的地位依然不低,可無論是魏或者吳,都已經逐漸出現了以文御武的局面。

唯獨在大漢,雖說朝堂曾經 被黃皓等小人把持,但武將的地位卻沒有絲毫的降低。

所以即便是如今大漢的時局已經艱難到如此地步,卻依然沒有人選擇主動投降。

不得不說是一種奇蹟。

劉諶當然需要這樣的時局穩定下去,最起碼在短時間之內一定要穩定下去。

只有這樣,劉諶才能夠給自己,給大漢爭取到足夠的時間喘息。

這個時代,文武之間的隔閡還遠沒有後世那麼深重,有不少武將身上 兼著文官的 官職,同樣也有不少文官身上兼著武將的官職。

譙周等人聽到劉諶的話,雖然覺得有那麼一絲彆扭,但也沒有覺得哪裡有什麼不對。

反倒是宗預,在聽到劉諶的話後,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臣覺得陛下這種做法是不是有些欠妥當?”

“陛下如此看重這些武將,讓他們手裡的權勢日漸 膨脹,萬一到時候尾大不掉,陛下又當如何?”

“偽朝曹氏,江東孫氏當初發家不都是因為自己手中有足夠強大的武力?”

其餘人也終於反應過來自己心裡的那一絲彆扭在哪裡了。

對啊,萬一到時候那些武將尾大不掉,那又該怎麼辦?

自己手裡可沒有足夠多的力量去鎮壓這些人。

劉諶早就知道有人會這麼說,所以在聽到宗預的話之後,毫不猶豫的說道:

“所以朕才需要眾卿的幫助啊!”

“如果你們能夠齊心協力,讓咱們大漢內部日漸趨於穩定,朕想就算是有人生出叛逆之心。”

“但是當他們看到大漢內部團結一心的時候,也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那個能力撐過朝廷的征討!”

“所以朕還有一個任務準備交給諸位。”

宗預等人聽到劉諶的話,意識到這才是今天真正的 重頭戲。

於是趕緊說道:

“請陛下吩咐?”

劉諶笑著說道:

“朕已經說過了,如今的大漢有太多尸位素餐之輩。”

“朝廷的俸祿不能用來養這些

目錄
屬於我的時代鬼眼道士非機械式悸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