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1(第2/3 頁)
其為侍中,甚為親厚。
再說少帝與何太后、唐妃被困於永安宮,衣服和飲食逐漸缺乏,少帝常淚流不止。
一日,見雙燕飛於庭院,作詩一首:
“嫩草綠凝煙,嫋嫋雙飛燕。
洛水一條青,陌上人稱羨。
遠望碧雲深,是吾舊宮殿。
何人仗忠義,洩我心中怨!”
董卓得知此詩後說道:
“怨望作詩,殺之有名。”
便命李儒帶十名武士入宮弒殺少帝。
帝與太后、唐妃正在樓上,宮女報告李儒到來,少帝大驚。
李儒以毒酒呈上,帝問:
“為何賜酒?”
李儒答:
“春日融和,董相國特獻壽酒。”
太后道:
“既然是壽酒,你可以先飲。”
李儒怒道:
“你不喝嗎?”
便命左右取出短刀和白綾說道:
“壽酒不飲,就領此物!”
唐妃跪求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我願代帝飲酒,請求您保全母子性命。”
李儒喝道:
“你何人,豈能代帝死!”
李儒將酒遞給何太后,太后大罵何進無謀,引賊入京,才導致今日禍事。
李儒催逼少帝,少帝請求與太后訣別,悲慟作歌:
“天地易兮日月翻,棄萬乘兮退守藩。”
“為臣逼兮命不久,大勢去兮空淚潸!”
唐妃亦作歌:
“皇天將崩兮后土頹,身為帝姬兮命不隨。”
“生死異路兮從此畢,奈何煢速兮心中悲!”
歌畢,母子相抱痛哭。
李儒喝道:
“相國立等回報,你等拖延,期待誰來救?”
太后怒罵:
“董賊逼我母子,皇天必定不佑!”
“你們助紂為虐,終將滅族!”
李儒大怒,用雙手抓住太后,將她從樓上推下,命武士絞殺唐妃,又用毒酒灌殺少帝,回報董卓。
董卓命將少帝葬於城外。從此董卓夜夜入宮,姦淫宮女,甚至夜宿御榻。
一次,董卓率軍出城,到陽城一帶,適逢村民社祭,男女聚集。
董卓命軍士將其包圍,盡數殺害,掠奪婦女財物,將頭顱千餘顆掛於車下,連車返回都城,揚言大勝賊寇。
到城外,焚燒人頭,將擄來的婦女和財物分給士兵。
越騎校尉伍孚,字德瑜,目睹董卓的殘暴,憤恨不平,常在朝服內披甲藏刀,伺機刺殺董卓。
一日,董卓入朝,伍孚在閣下迎接,拔刀直刺董卓。
董卓力氣極大,用雙手緊緊抓住伍孚。
此時呂布趕來,將伍孚制服。
董卓問:
“誰指使你造反?”
伍孚怒目大喝:
“你不是我的君主,我也不是你的臣子,何來造反之說?”
“你罪惡滔天,人人都想殺你!”
“我恨未能將你車裂以謝天下!”
董卓大怒,命人將伍孚拖出剖剮處死。
伍孚臨死仍罵不絕口。
後人有詩讚曰:
漢末忠臣說伍孚,沖天豪氣世間無。
朝堂殺賊名猶在,萬古堪稱大丈夫!
自此,董卓出入常帶甲士護衛。
當時,袁紹駐守渤海,得知董卓弄權廢主,便派人送密書給王允。
書中寫道:
“董卓賊子欺天廢主,人人不忍言之。”
“公若任其跋扈而不加制止,如何報效國家?”
“今紹集兵練卒,意欲清掃王室之亂,但未敢輕舉妄動。”
“公若有心,務須趁機圖謀。如有所命,紹必奉行。”
王允收到密書後苦思無計。
一日,他在侍班閣子與舊臣相見,便說道:
“今日老夫借賤降之名,敢請眾位今夜移步寒舍小酌?”
眾官員紛紛答應。
當晚,王允在後堂設宴,公卿齊至。
酒過數巡,王允忽掩面大哭。
眾官驚問:
“司徒貴誕,何故發悲?”
王允答道:
“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