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從來處來,到來處去。(第1/2 頁)
昏暗的天牢內,劉秉恩已經被扒去官服,無所謂的躺在床上,雙目放空,不知道在想著什麼。
隆慶帝或許還念著舊情,所以安排的牢房還算乾淨整潔,一日三餐的飲食也不曾苛待了劉秉恩(漢代開始,皇帝就是一日四餐,貴族一日三餐。只有窮苦勞力百姓一日兩餐。)
“侍郎大人、薛大人。”負責看守的獄卒阿諛諂媚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
“犯人就在裡面,二位大人有什麼需要儘管吩咐小的。”
薛虹從袖子裡將出一兩碎銀子,示意對方該幹什麼幹什麼去。那獄卒千恩萬謝的離開了。
林如海站在牢房外看著這位昔日的同僚,榜樣,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為什麼。”
劉秉恩雙手抱頭躺在稻草堆上,閉著眼睛隨口回道:“哪來那麼多的為什麼。
如海,你缺過錢嗎?或者說你有過無能為力的時候嗎?”
銀錢林如海自然是不缺的,四代列侯之家,在追隨本朝太祖前林家便是江南的望族,怎麼可能缺銀子呢?
劉秉恩繼續道:“以前的我也總以為,那些個貪贓枉法的官員們,都是自己壞了心腸。
可直到我被外放任縣令一職時,才知道,地方的官員,有多難做啊。
就以我初任八品縣令時的俸祿而言,年俸祿不到七十石,地方衙門師爺、衙役的僱傭,可都是要從這俸祿里扣錢吶!
如果陛下想要整頓官吏,那這俸祿未來是必須要變的。不變不行。
這樣的辦法雖然不能讓壞的人變好,卻可以避免那些本來是好的人變壞。”
林如海知道,劉秉恩這是想借自己的口,再向隆慶帝做最後一次上書。
薛虹見自己的老師沉默,便近前半步,拱手一禮開口道:“劉世伯,老師曾經多次與弟子講過您昔日的德行,甚為敬佩。晚輩也不相信您會因為區區俸祿之事便自甘墮落。”
聽到薛虹的聲音後,劉秉恩歪了歪頭,看向薛虹:“知道了如何,不知道又如何?”
薛虹目光不閃不避,灼灼生輝:“昔日晚輩以世伯德行勵己,來日也應以世伯前車之鑑省身。請世伯成全。”
劉秉恩聞言,慢慢從稻草堆上坐直了身子,然後單手撐地站了起來,來到牢門前看著薛虹。
忽然,劉秉恩笑出了聲:“如海,你真是有個好弟子啊。”
林如海嘴角微微上揚:“現在也是女婿。”
看看這小黑豬好嗎?我家的!?(???)?
劉秉恩直接在牢房前坐下,林如海也不顧地上的髒亂,直接席地而坐。薛虹也一併坐下。
“年輕人有夢想是好的,希望你在聽過我的故事後,依舊能保持這顆銳進之心。
京官與地方官大不相同啊。京官要考慮的事情,便是給地方頒佈命令,伺候陛下。
而地方官員,則是被夾在地方和朝廷中間用火烤。
景瑜,你認為地方最大的權利和資源掌握在誰的手中?”
“地方鄉紳望族。”
“說的不錯,任何一個地方官到任,都會面臨兩個選擇。
要麼同流合汙,與地方共同抗衡中央朝廷。要麼堅持己心,想辦法彈壓地方。
一開始我自然是不想辜負陛下聖恩的,只是……那時的陛下在朝中根基太弱了。無法給予在地方任上的我任何的幫助。
所以我便一個人在這清濁之間摸爬滾打,本以為自己可以效仿那些名臣清流。但我終究低估了這些人的手段。
他們以金銀、美人為誘餌,我不為所動。可我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他們會以國法壞我之心吶!!”
薛虹聞言立刻聚精會神的聽了起來。
“這些人,以國法為刀,逼我用刀親手去殘害地方百姓。一面是國法,一面是百姓,你覺得我應該怎麼做?
不論你如何想的,我第一次的決定,是以人情而定國法,保下了那些百姓,上書布政使司請求赦免他們。
可結果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我剛剛升任不久的同知就再次被打回縣令一職,那些百姓,最終也難逃含冤入獄的結局。
我本以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可是沒找到,這些人裹著民意,衝撞我的府邸,打傷家母,驚到了我身懷有孕的妻子,導致小兒夭折在腹,結髮妻子也不久去世。
薛景瑜,你說這樣的愚蠢之徒,我該不該管他們?該不該救?”
薛虹對此態度依舊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