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紅樓:風華首輔 > 第129章 整治皇商,桂花入府

第129章 整治皇商,桂花入府(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重走西遊:姐拉三大反骨仔天天反三國憑實力截胡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火影:開局帶著二柱子來到戰國大明狗腿子時空亂敘穿越古代無理造反原神:楓丹的武道人仙御賜監察使大齊之君上傳奇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歷史副本從崖山海戰開始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

由於隆慶帝對於商業漸漸重視起來,因此原本世襲的皇商一職,也在大朝會上宣佈改制。

在享受朝廷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有義務必須履行朝廷的指令,配合戶部的政策。

此後每十年進行一次政績考核,以及風評勘測。不達標的直接踢出皇商的行列裡。

而原本的八戶皇商,也被隆慶帝命太子進行了清查篩選。

結果就是,沒有一戶皇商的底子是乾淨的,這也可以理解。只要不過分,上面也不會去管。

而閒了一段時間的薛虹,終於再次有了實職,任詹士府右庶子,正五品官職。

就這樣,薛虹搖身一變又從閒散人員回到了太子手下。

而改制度、清查皇商一事,自然也有薛虹的參與。

……

“景瑜,你覺得如果在各省再設一直轄戶部的官商如何?”

因為北地互市一事,漸漸的隆慶帝和太子都嚐到了行商的益處,自然想著能否擴大規模。

但是又擔心沒有先河,貿然大變,會生出亂子。

就連新設的隸屬於戶部皇商也只是額定了十三個名額,而且只有在隆慶帝親自規定的領域內才有皇商的特權。

這些皇商是隆慶帝為了後面擴大海貿的一次準備。

幾乎大部分都是從事紡織業、奢侈品、茶葉、瓷器民窯等等的行業。

如今太子有心在地方再設直屬戶部的官商的想法也在薛虹的意料之中。

“還請太子殿下三思。”

太子有些不解:“這是為何?”

一直以來,明明薛虹是對於推動商業進步發展是持支援態度的。

如今在地方設直屬戶部的皇商,避免地方官員層層盤剝、吃拿卡要,從而推動商業的發展不好嗎?

“啟稟殿下,官營商業自古便有,但大多隻是鹽鐵酒茶等物。

除了因為利潤和戰略意義的問題之外,也有地域遼闊,通訊不便等等原因。

但有宋一朝,卻是個例外……”

宋朝可以說是封建社會歷史上玩經濟玩的最好的一個朝代。

為了應對冗兵、冗官、冗費三大痼疾。

政府親自下場不斷的侵吞民有資產,將自身變成了最大的商人。

絕對且毫無檢查的壟斷,最終的結果只能引起巨大的虹吸效應,是餵飽一個又一個肥豬!貧者越貧,富者越富。苦的是地方貧瘠的百姓!

如今明朝也開始面對著與宋朝相似的局面,或者說任何王朝到了中後期,財政問題都是首要問題。

薛虹之所以一直想要推動稅制改革,就是因為想從他知道的歷史上抄一份不錯的答案下來,幫助大明走出去去,不再陷入內部掠奪。

“……所以殿下,如果是透過皇商的手段來刺激、控制部分外貿,是利大於弊。

可一但朝廷親自下場,在現階段盲目擴大官營經濟,只會造成惡劣的後果,揠苗助長。這一點,宋朝就是最好的例子。”

朱煇搓了搓自己的下巴:“可是我聽大家都在說,宋朝的百姓生活是比較富裕的,就連詩詞也大多如此,怎會……”

“那是因為如果從文人或者上層的角度去看,那個時代確實是繁榮美好的。

可如果從底層農民百姓的角度去看,恐怕就不是這樣了。

財取於萬民,唯恐其有餘.恩逮於百官,唯恐其不足。

土地被富貴者大肆兼併,以致於地稅無稅可收。又盲目不加限制的推行官營經濟,與民爭利。

揠苗助長的推行商業繁榮,換來的也不過是飲鴆止渴,就算無蒙古鐵騎,宋朝五十年內,也必然滅亡。\"

太子默默的點了點頭,然後看了朱煇一眼。

朱煇秒懂,立刻主動擔任不學無術的角色繼續問道:“可是土地問題最嚴重的不應該是漢唐兩朝嗎?大家也都是這麼說的。”

薛虹直接以數字說話:“宋朝是歷朝歷代中,爆發叛亂最多的朝代,歷史上幾乎一共爆發過四百餘起中等規模以上的地方叛亂。

如果百姓安居樂業,何以至此?”

朱煇先是一愣,然後猛然抬頭:“這麼多……不對!!你是怎麼數出來的???

你不會是把宋代的史書翻了一遍吧???”

薛虹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面不改色的找補道:“這都是我老師告訴我的。”

對此太子和朱煇紛紛露出了:你猜我信不信的態度。

目錄
龍珠,我若不讀書吉連都得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