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賢德妃流產(第2/2 頁)
車馬。我要去賈府一趟。”
……
“景瑜啊,老夫實在想不到,你還通曉領軍、練軍之道?”
面對孫承宗的誇獎薛虹只能謙虛道:“不過是學得了恩師一些皮毛,不敢在大人面前賣弄。”
孫承宗聞言也不揭穿,只是用一種發現了好東西的眼神不斷的打量著薛虹。
薛虹奉太子之命往兵部一趟,去尋兵部侍郎孫承宗討要陝西、河南府兵的在籍人數。
期間孫承宗同薛虹閒聊了幾句軍旅之事,結果薛虹不但答出來了,而且給的建議還都很實用。
孫承宗便來了興趣,又仔細的考教了薛虹一些問題,居然還真就被全部答上來了。
領軍一事遠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是非常吃天賦的。要不然也不會有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評價。
古代可沒有衛星通訊,沒辦法做到上下級很好的溝通,更沒有辦法提前知曉敵軍的動向。
所以將領不但要在有限的條件下,儘可能的調動麾下計程車兵,還要去判斷敵軍的動向。
不說能達到韓白孫李的領兵程度,只要能做到領軍上戰場第一時間不被對面幹崩就可以算是萬里挑一的存在了!
自古以來,能領兵一萬的將領,哪怕在皇帝眼裡那都是寶貝!
能統御十萬大軍的存在,更是堪稱國之柱石!
最讓孫承宗看重薛虹的原因,就是因為薛虹剛剛說了一句:“兵非多多益善,人非韓白,可堪成事足矣。”
領兵不是越多越好,沒有韓信白起的能力,人多了反而是累贅,只要人數能完成任務目標,就足夠了。
大部分人都以為打仗人多就一定會贏,可事實卻恰恰相反。
在雙方後勤能力相差無幾的情況下,人多反而是劣勢。因為人多反而會影響指揮,不能把該有的戰力優勢發揮出來。
把錢花在刀把上,捨本逐末。
這就是為什麼歷史上擁有看起來絕對優勢的一方總翻車的原因。
比如隋煬帝、比如淝水之戰等等。
最後薛虹帶著資料離開的時候,孫承宗眼裡充滿了惋惜,肉算是徹底爛林如海碗裡了,搶不過來了。多好的苗子啊!
對於孫承宗的稱讚,薛虹自認為愧不敢當,自己也就是紙上談兵的水準罷了。大資訊灌溉,樣樣通樣樣松就是這樣。
什麼都懂一點,糊弄糊弄門外漢綽綽有餘,可碰到行家,聊多了就會露餡。
萬幸薛虹這輩子花了十幾年鞏固自己所學,誦讀經典,慢慢精深化了自己的知識。
這也就給所有人造成了一種薛虹彷彿學究天人,儒、道、釋、番邦異聞、兵法、牧民、刑法律令、史書、水利無一不通的錯覺。
就在薛虹剛回詹士府沒多久。宮裡傳來了一條訊息。
賢德妃娘娘流產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