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匯合河中府(第1/2 頁)
在黃河北側,有一座城,河中府,這是黃河北岸最後一道重鎮,四周環繞著青山,河水在陽光下閃爍著波光粼粼的光芒。然而,往日的寧靜此刻卻被緊張的氣氛所籠罩。距離此地三十里外,一隊騎兵風塵僕僕而來,正是張鎮嶽的三千潰逃騎兵。他們的甲冑不全,旗幟也不顯,然而在其中卻有幾十騎衣甲鮮亮,這些人正是文淵的七十騎。
自從汾州失手,張鎮嶽是一路狂奔,三天兩夜不停的逃亡,讓每個騎兵的臉上都顯露出疲憊與絕望。
張鎮嶽的臉色蒼白,額頭上滲出冷汗,眼神中卻閃爍著一絲堅定。他在心中暗暗發誓,絕不能讓自己的隊伍就此散落。終於在第三天,文淵才慢慢追上來。
直到這時候,文淵感覺張鎮嶽的潰兵應該已經過了應激期。為了防止出現意外。
文淵還是先派了一個人,舉著旗幟慢慢靠過來,見了張鎮嶽之後,文淵這才帶著70餘騎趕來。
直到離著河中府30裡的時候,雙方才終於合併在一起。
“文莊主!”張鎮嶽見到文淵,心中一陣感動,急忙策馬迎上,拉著文淵的手,滿臉愧疚地說道:“我讓你擔心了。”
文淵注意到張鎮嶽眼中流露出的疲憊和愧疚,深感同情。他用力握住張鎮嶽的手,語氣堅定地說道:“無妨,張將軍,咱們能活著聚在一起就是最重要的。”
張鎮嶽嘆了口氣,眼中閃爍著淚光,緩緩道:“我們在汾州堅守了那麼久,敵軍如潮水般湧來,死傷慘重。我們無愧於楚國軍人的名號,但終究還是無法守住這座城池。”他神情黯然,彷彿在回想起那些慘烈的戰鬥,聲音也變得低沉。
“我帶著殘軍突圍而出,實在是萬不得已。”張鎮嶽繼續說道,語氣中夾雜著無奈與痛苦,“我們在城中堅持了太久,糧草早已不支,最終只能拼死突圍。”
文淵點了點頭,心中對張鎮嶽的決斷感到敬佩。他知道,作為將領,做出這樣的決策絕非易事。“你們能活著出來,已經是最大的勝利。”他安慰道。
張鎮嶽抬頭看向文淵,眼中閃爍著一絲希望:“那你們為何會在這裡?家眷們呢?”
“我早已安排人將家眷送往長安府,請你放心。”文淵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儘量讓張鎮嶽安心。
“謝謝你,文莊主。”張鎮嶽感激地說道,深深吸了一口氣,試圖讓自己平復下來。
“不用客氣,我也是盡了一點綿薄之力。”
“文莊主,這幾天盤桓城外,是為何啊?”
文淵微微一笑,隨後說道:“這幾天我趁夜襲擊了幾股小規模的韃子部隊,頗有戰果。”他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似乎想要分享這段經歷的榮耀。
“你果然有將軍之才!”張鎮嶽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拍了拍文淵的肩膀,笑著說道,“看的出來,起止頗有戰果,恐怕是收穫頗豐吧。”
文淵微微一笑,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這番讚揚不僅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信心。“張將軍打算怎麼辦?”他問道,想要了解接下來的計劃。
“我們先到河中府修整一番,然後過河,前往長安府。”張鎮嶽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彷彿已經下定決心。
“這樣也好,北匈狄韃子勢大,暫避鋒芒也是不錯的選擇,到了河邊,長安府哪裡一定也會據河而守。”
“我也是這麼想的,有了黃河天險,必能擋住韃子的鐵蹄。”
就在此時,雙方騎兵群的氣氛突然凝重起來。他們一路狂奔,終於抵達了河中府。眼前的景象讓人心寒:城門大開,城中空無一人,只剩下幾隻野貓野狗在街頭遊蕩,四周瀰漫著一股死寂的氣息。
“怎麼會這樣?”張鎮嶽憤怒地咬牙切齒,雙拳緊握,滿臉不滿,“這些官吏竟然在這種時候逃亡,簡直是喪盡天良!”
文淵也皺起了眉頭,心中暗想,這樣的局面實在令人失望。北匈狄韃子如同狂風暴雨般席捲而來,朝廷卻毫無救援之舉,反而傳來探子的訊息,朝廷正在與北匈狄進行談判。“這簡直不可思議。”他低聲說道,心中燃起一股憤慨。
兩人也無可奈何,城是空城,安頓好一切,四門派遣人守著。
此時的官府衙門之中,張鎮嶽跟文淵相對而坐,喝著悶酒,試圖平復心中的怒火。張鎮嶽面前的酒杯一遍又一遍地被他舉起,臉色逐漸酡紅,眼中卻依然閃爍著倔強的光芒。
“我們沒有一點糧草,現在只能讓人到城裡蒐集。”張鎮嶽終於開口,語氣中透著無奈。他知道,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