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向著陽光生活(續)(第1/1 頁)
白珍最近在網上買了些青菜,大概有十斤,這樣他們至少一週不需要買菜。白珍前些天過年回家摔爆了手機螢幕的一個角,黃憶給她重新貼了手機膜。
他們倆回來深圳後,去逛商場的時候,黃憶都有意無意在看手機。他還說最近有那種以舊換新的補貼,看有沒有比較優惠的手機,合適的話可以考慮換個新的。白珍卻認為自己的這個手機才買了兩年多,現在磨合得正好用的時候,不需要買了。
她之前另一個手機用了六年,直到開不了機了,才換了現在的手機的。她並不需要手機多麼時新,只要能滿足她的工作需要和聯絡的需求就可以了。
過年時候,她看到白梅之前的手機用不到兩年,又換了一個新的蘋果手機了,還可以碰觸充電的。黃憶說白梅他們好奢侈啊,之前的手機也是買了高配版的,現在就給小朋友用了。他們自己又換了最新款的手機了。
之前白珍看藍月拿出來十幾部手機,都是用不到幾年的,大多數是因為藍月摔壞了手機螢幕,發現換螢幕太貴,就沒有去修,放在家裡,放久了,就都開不了機了。當時十幾部手機都是白梅夫妻倆買給她的。她說拿去賣給收舊手機的。
白珍一臺臺試了下都是不能開機了。當天下午,藍月拿去收舊手機那裡,也就賣了幾百塊錢,每臺就幾十塊錢。黃憶事後在那裡可惜,說他們真的是浪費很多錢在買手機上面,這些手機二手賣是很不值錢了。
白梅的老公一般用手機不會用到壞,他都是看到新出來的款式就會想要換手機,而且每次買的手機並不便宜,都在4000元以上。
白珍他們公司對於業績獎勵,有時候會獎勵時下的手機,她之前也想透過自己努力一把,獲得那種價值兩萬的摺疊手機,不過那個還是很有難度的,她沒有達成。
藍月經常認為 ,錢是身外物,要那麼多錢幹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還不如佈施了。她並不是很懂得怎麼用錢。以致她幾十年來並沒有什麼積蓄。她自己是暢快了,但是女兒們卻要努力賺錢,才能給她一些錢。
有時候白珍在想,如果自己的父母以前就懂得投資理財,她們姐妹倆可能就不用太辛苦,父母可以託舉一下她們。
白梅之前也很羨慕別人家裡父母幫忙安排好了工作,一畢業就進到學校做老師,她說真的是差太多了。其實大家能力差不多,差的就是機遇。她們姐妹倆都是靠自己,父母不拖後腿就還好了。姐妹倆都是工作後才意識到要努力多存錢。很多時候會賺錢,不會留錢也是很悲哀的。
白珍在年輕一些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存不住太多錢,她當時就會想著用定投基金或者買些保險的方式來存錢,再後來就是買房子。多年過去了,她發現錢不能快速變現的那種投資都給她存下來了錢,比如房子、保險。
而在手裡能隨時支配的那種錢,很容易就花掉了。她和白梅也經常在說,能存下來錢的就是房子和保險了。雖然這幾年房子不太好賣了,但是作為固定資產,它還是有保值增值的功能存在的。
現實生活教會了她們怎麼投資理財。藍月屬於那種享樂型,她曾經還說過白珍,不要那麼拼,你賺的錢都不是自己的,都是幫別人家賺錢。不要那麼在乎錢。
白珍說她站著說話腰不疼,如果不拼,怎麼交房貸,怎麼交保費?白珍他們小家庭最高峰的時候,保費一年交三十多萬,包括了夫妻雙方父母的養老年金險、醫療險、重疾險等。那時候她收入高,一直堅持在交,還把妹妹夫妻倆的重疾險幫忙交了好幾年。
她當時想著這些交保費的錢就不要了,相當於給了他們支援。他們如果不買保險,未來如果發生什麼風險,和自己借錢,自己還真的沒有什麼錢借給他們。
白梅夫妻倆一貫對保險不是很看好。白珍卻認為保險是個槓桿,未來真的有風險時,自己可以不用拿口袋裡的錢出來了。就用保險的理賠金就好了。
相對來說,白珍對於錢的規劃是比較長遠的,也是比較謹慎的。她曾經過過苦日子,知道合理利用每一分錢。白梅和藍月都相對沒有那麼多去接觸很多社會的現實,她們以前都是被白苗保護得很好。
未來的日子都需要她們自己去一步步走,需要自己好好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