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精誠所至,得道高僧的機緣(第1/2 頁)
萬佛寺內,小沙彌跪在大殿前,一個老和尚身披袈裟,面對佛祖,打坐誦經,青煙嫋嫋,梵音繞樑。
良久,老和尚睜開眼睛,看著跪坐在外小沙彌。
“慧仁,施主可曾登頂。”
“回師父,已經登頂。”
“可否下山?”
“天已黑,無法下山。”
“你的孽緣已經完了,下去吧。”
小沙彌跪拜,沒有起身。
“師傅,施主會不會死在山頂?”
“慧仁,佛說,緣起緣滅,一切隨緣,專心修佛,勿要分心。”
“謝師傅,徒兒明白了。”
慧仁磕頭離去,
緣份,大哥哥,你能獲得機緣嗎?
原來,小沙彌見楊帆日復一日等信一高僧,善心頓生,故意之路,考驗楊帆的誠意。
第二日,紅日初升,鳥語花香,楊帆被白粥的香味驚醒。
昨晚,在徹底漆黑前,他找到一處山洞,用手機微弱的手電筒發現,山洞有石桌、石凳、石床、石灶、木碗,會有一些糙米、蔬菜、鹽巴和生活的痕跡,儼然有人在此生活過。
手機沒電了,他摸到石床,裹著衣服躺下,不知不覺就睡著了,一睡就到了天亮。
睜開眼,見洞口煙霧繚繞,耳朵傳來樹枝嗶哩啪啦燃燒的聲音,下地,悄悄走到洞口,見一個土布青衣的瘦小老和尚在做飯。
“咕咕”,他的肚子不合時宜地叫起來。
從昨天下午,到次日早上,楊帆顆米未沾,早就飢腸轆轆。
近距離觀察老和尚,枯瘦如柴,面板蠟黃,眉須皆白,和老家七八十歲的放養的老倌沒有什麼區別。楊帆很快就將老和尚歸咎為放羊的老和尚。
如果說區別,老和尚的精神更好,眼睛亮亮的,如同晴空一樣深邃,有點仙風道骨的逸風。
“施主醒了,餓了,過來吃飯。”
楊帆實在餓了,沒有推辭,端起老和尚遞來的稀粥,“噗呲噗呲”喝起來。
稀粥看起來沒有賣相,味道極其鮮美,不像是市面上的米粥。楊帆對各種粥都有了解,嘗一口,就能判斷出米粒來自哪兒。可是,老和尚熬的粥,根本不在他的庫存裡面。
“好喝,好喝!”
楊帆連喝三大碗,滿足地摸著滾圓的肚子,嘖嘖稱歎,然後,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喝了這麼多,老和尚還有嗎?
這個地勢險峻,柴米油鹽帶上來都不容易,這麼大的年齡,自己喝他的粥,似乎不太好呀。
連忙道歉:“對不起,老爺爺,我太餓了,吃的太多。我給你煮。”
楊帆站起身,準備給老和尚煮粥。
“施主不必客氣,還有,老衲食量小,一碗足矣。”
楊帆見老和尚有吃的,鬆了一口氣,掏出身上的幾百元現金,放在桌子上。
“老爺爺,吃了你粥,這幾百元,算是買粥的錢,身上只裝了這麼多,請不要推辭。”
老和尚笑眯眯地看著楊帆的臉,問到:“施主來此,有何貴幹。”
“這兒,我已經三年沒有看到過陌生人了。”
楊帆愣了一下,感嘆老和尚在此放羊,太辛苦了。三年在此獨居,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太可憐了。
“老爺爺,這兒還有沒有其他的山路?”
“沒有,自古佛山一條路,這兒的路,只有一條,昨天你已經走過了。”
“哎,遭了,最後一天了,信一大師肯定等不到了。”
楊帆昨天大腦一熱,跟著小沙彌爬到山頂,現在想來,太可笑了,大師怎麼會走這樣的山道。
“小施主爬上佛山,找信一大師,所為何事?”
老和尚眯起眼睛,像極村子裡年邁的朱老倌,暖陽初升,就這樣抱著衣袖,眯著眼睛,慈眉善目。
“我找信一大師,是為還一個天大的人情,她幫了我,我卻無以為報,求信一大師給佛公開光,送給她,保佑她平平安安,無病無災,一生平安。”
“可惜,等了五天,等不到了,明天,我就要去外地出差。”
楊帆眼神惆悵。
想起李姐對他的無私幫助,一點表示都沒有,心中十分愧疚。
“施主可否告知恩人的姓名,老衲略懂佛經,為她祈福。”
楊帆好奇地看了一眼老和尚,想到說了老和尚不下山,也不知道,沒有隱瞞。
“她叫李采薇,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