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漢紀——賈讓治理黃河三策:千年之前的治水智慧與傳奇(第2/3 頁)
詳細地分析了這中策的好處呢,他說這中策可以避三害、興三利。哪三害呢?第一害啊,就是現在老百姓老是得忙著去救水,根本沒時間種地,都快沒飯吃啦。而且這黃河水在地上到處流,水分一蒸發,那溼氣可大了,老百姓好多都得了風溼病,難受得很呢。還有啊,那些樹木也遭殃,都被這溼氣弄得枯了。更糟糕的是,土地都變成鹽鹼地了,啥莊稼都種不出來。這第二害就是河水氾濫的時候,老百姓的生命財產都受到威脅,好多人都被淹死啦,就像那些小魚小蝦一樣可憐。第三害就是河口決口之後,附近的地方都被水淹了,就像變成了一個大池塘,啥都沒了。
那三利又是啥呢?賈讓笑著說:“要是有了這些渠水來灌溉,那就像是給土地施了魔法一樣。那些鹽鹼啊,就會沉下去,水裡的淤泥還能給土地當肥料呢。這土地肥沃了,種上禾麥,再種上水稻,那產量可高啦,比高產田還能多收五倍呢,就算是低產田,也能多收十倍。這第二利啊,就是對漕運有好處。漕運的船隻在這些渠裡走,就方便多啦,就像走在專門為它們修的大道上一樣。第三利就是老百姓都能參與到這個工程裡來,因為修好之後他們自己能受益啊,大家都有積極性,這可是富國安民、興利除害的好辦法,能讓咱們過上好幾百年的安穩日子呢。”
要實施這個中策,那也是個大工程。各地的工匠都被召集來了,有會鑿石頭的,有會修堤壩的,有會造水閘的。他們在冀州的土地上忙得熱火朝天。你看那個鑿石頭的工匠,拿著大錘子,“叮叮噹噹” 地敲著,石頭的碎屑亂飛。修堤壩的工人呢,就像砌牆一樣,把一塊塊大石頭壘起來,再用泥土填縫,把堤壩修得結結實實的。造水閘的工匠就更精細了,他們得計算好水閘的大小、開合的角度,就像做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一樣。
老百姓們也都來幫忙啦,他們有的拿著小鏟子,有的挑著擔子,往工地上運土、運石頭。有個小夥子一邊幹活一邊說:“這要是修好了,以後咱們就不怕黃河水啦,還能有水澆地,真是太好了。” 大家都幹勁十足,盼著這個水利工程能早點修好。
最後就是下策啦。賈讓說起下策的時候,一臉無奈。他說:“要是咱們不採取上策和中策,只是在原來那又窄又彎的河道上修修補補,把低的地方填高,把薄的地方加厚,這可就麻煩啦。” 這種修修補補就像是給一個破了很多洞的衣服打補丁一樣,洞太多了,根本補不過來。
賈讓分析說:“這樣幹啊,花費可大了,而且沒完沒了。今天這裡決口了,修好了;明天那裡又壞了,又得修。而且啊,幾種危害都攪和在一起了,這黃河水患根本就解決不了。就像一個生病的人,只是吃點止痛藥,不根治,病永遠也好不了。”
你看那些修河堤計程車兵和百姓,他們可辛苦了。大太陽曬著,他們得扛著重重的沙袋往河堤上跑,把沙袋扔到有缺口的地方。有時候剛修好的地方,一場小雨下來,河水一漲,又被沖壞了。大家都累得氣喘吁吁,可這水患還是越來越嚴重,就像陷入了一個惡性迴圈一樣。
在朝廷裡,對於賈讓的這三策也是議論紛紛。有的大臣支援上策,覺得雖然工程大,但能一勞永逸。有的大臣覺得中策比較穩妥,既解決了水患,又能讓百姓受益。可也有一些保守的大臣反對,他們覺得這太冒險了,萬一搞不好,罪責可就大了。他們在朝堂上爭得面紅耳赤,就像一群吵架的小孩子一樣。
漢哀帝也很為難,他坐在龍椅上,聽著大臣們的爭論,心裡想著:“這黃河水患得趕緊解決啊,可到底該用哪一策呢?” 他看著賈讓,問:“賈愛卿,你覺得哪一策最好呢?” 賈讓回答說:“陛下,上策雖然工程浩大,但從長遠來看,是對國家和百姓最有利的。中策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水患,還能發展農業。下策只是權宜之計,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啊。”
可是,最終朝廷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采納上策,中策也沒有完全實施,只是採取了一些類似下策的修補措施。結果呢,黃河水患還是時不時地來搗亂,沿岸的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不過,賈讓治理黃河的這三策,卻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後來的水利專家們在研究治理黃河的時候,都會提到賈讓的這三策,覺得這裡面充滿了智慧。要是當時朝廷能有更大的魄力,採納上策或者好好實施中策,說不定黃河的歷史就要改寫啦,沿岸的老百姓也能過上幸福安寧的日子。這就像一個沒有完成的夢想,一直留在了歷史的長河中,讓後人感嘆不已。
隨著時間的推移,黃河依然奔騰不息,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