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軍議(第1/2 頁)
關羽生擒張遼之後,便帶著洛川啟程返回夏口。一路上,關羽面色凝重,心中思緒萬千。
抵達夏口後,諸葛亮聞得關羽歸來,親自出迎。見到關羽放過曹操之事,諸葛亮神色平靜,並未有半分指責關羽違抗軍令之意,反倒當眾重重獎賞了關羽。
關羽雖領受了獎賞,心中卻難免埋下一絲對諸葛亮的不滿。他暗自思忖,自己雖生擒張遼立下大功,可在眾人面前放走曹操,此等行徑無疑是將自己置於失信於天下的境地,日後該如何面對天下人的議論?
劉備見眾將士皆已齊聚,便在大廳之中召集文武大臣,開啟軍議。
此時,曹操剛經歷赤壁大敗,已狼狽逃回江陵,不日便會撤回許昌。而周瑜正傾盡全力攻取南郡,其攻勢迅猛,大有志在必得之勢。
劉備深知,自己斷不能在此刻按兵不動。畢竟赤壁之戰,若自己毫無所獲,所有的好處都被東吳獨佔,那日後又何談興復漢室、成就霸業?
眾人入廳,依序而坐。諸葛亮安然坐於文臣首位,其下依次是徐庶、洛川、糜竺、簡雍等人。
武將這邊,關羽居於首位,他身姿挺拔,紅臉長鬚隨風微動,不怒自威。張飛、趙雲、劉封等人則依次列坐其後。
劉備面帶微笑地站在中央,他清了清嗓子,開始詳細地向眾人介紹起赤壁之戰那令人矚目的戰果來。
在座的將領們紛紛挺直腰板,目光專注地聆聽著主公的講述。
待講完戰後成果,劉備大手一揮,朗聲道:“諸位皆為我大漢之功臣,今當論功行賞!”一時間,營帳內氣氛熱烈起來。
首先受封的便是關羽關雲長,因其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和赫赫戰功,特封為蕩寇將軍;緊接著,張飛張翼德以其威猛之勢被冊封為徵虜將軍;而趙雲趙子龍則憑藉其過人的武藝與膽略獲封牙門將軍。
不僅如此,智謀超群的諸葛亮亦被賜予軍師將軍之銜,就連洛川本人都因功績不凡而榮升中郎將一職。
至於其他將士,亦是各有封賞,或得金銀財寶,或獲糧草軍需,不一而足。如今的劉備可謂是兵強馬壯、財源廣進,對待部下自然毫不吝嗇。
賞賜完畢後,劉備話鋒一轉,神情嚴肅地問道:“諸位,當下局勢初定,但仍不可掉以輕心。方才收到周瑜周公瑾來信,欲邀我等聯軍共取南郡。不知諸君意下如何?若應之,又當向其提出何種條件方為妥當?此乃今日軍議所需商討之要事啊。”說完,劉備環視一圈帳中諸人,等待他們發表意見。
只見諸葛亮輕搖羽扇,率先開口說道:“諸位,依我之見,應當應允周公瑾所提之請求。其一,目下吾等與東吳尚為同盟,理當互助互援;其二,此次若能協力攻取南郡,則可順勢拓展我方之地盤,進一步壯大自身實力。如此一舉兩得之事,何樂不為?”
自諸葛亮投身於劉備麾下之後,劉備對其可謂是尊崇有加、禮遇甚厚。無論是在軍中還是日常相處之中,劉備都給予了諸葛亮極高的地位和待遇。
漸漸地,每逢召開軍事會議之時,眾人都會默契地等待著諸葛亮率先開口發言。而這一習慣的形成並非偶然,乃是因為諸葛亮的確有著超凡的智慧與謀略。
每一次軍議之上,當諸葛亮緩緩站起身來,他那深邃睿智的目光總會掃過在場的每個人。
接著,他便會以沉穩而清晰的聲音闡述自己對於當前局勢的分析以及所提出的應對之策。
而令人驚歎不已的是,諸葛亮所給出的建議往往都是合情合理且極具可行性的。
他能夠精準地洞察敵我雙方的優勢與劣勢,並據此制定出最為恰當有效的戰略部署。不僅如此,他還能充分考慮到各種可能出現的變數,並提前做好相應的預備方案。
正因為如此,每當諸葛亮發表完自己的意見後,與會之人無不心悅誠服地點頭稱是。大家都深知,只要按照諸葛亮的計策行事,勝利必將在望。
諸葛亮話音剛落,堂下眾人紛紛頷首,表示贊同其提議。然而,對於究竟應派出多少兵力援助周瑜攻打江陵一事,眾人卻各持己見,一時爭論不休。
徐庶拱手進言道:“主公,以庶之愚見,此番當多遣兵馬前往。如此一來,既可彰顯吾軍誠意,又令東吳無由在事後分利之時對主公有所虧欠。”
一旁的洛川聞言,卻是搖頭反對道:“非也!末將以為,此次出兵宜少不宜多。僅需略作聲勢即可,萬不可傾盡全力。畢竟,當下吾軍之重心當放在攻取荊南四郡之上,若在此處投入過多兵力,恐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