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節(第1/4 頁)
</dt>
&esp;&esp;這麼大的公園,如果全都佈置上花燈,上百組花燈都未必能夠。這是鳳寧事先沒有想到的,而且她迄今為止還沒辦過這麼大規模的花燈。主要是她的人手遠遠不夠,更何況今年他們還要幾個場地同時進行,哪怕南安的燈會可以放到最後佈置,廈門燈會的人手是減省不了的。
&esp;&esp;目前鳳寧手頭有七十多個熟練工人,加上燈籠廠來的那些,超過了八十人,到時候再帶一些新人,分兩個組的話,一個組能有五十多個人,扎五十組以內的花燈還是能應付得來。
&esp;&esp;鳳寧在公園裡轉了好幾圈,然後跟主辦方提了自己的意見,只能進行區域性佈置,因為公園有很大一部分是茂密的樹林,樹林裡並不適合扎花燈,而且晚上環境過於陰森,也不利於遊客觀燈,只在草地區和園林區佈置。
&esp;&esp;主辦方聽完鳳寧的建議之後,經過商討,同意了鳳寧的建議。
&esp;&esp;鳳寧在公園裡待了兩天,又花了兩天時間在上海市區轉了轉,尋訪上海的特質,以完善自己的構思與設計。
&esp;&esp;離開上海之後,鳳寧直接飛往了廈門。廈門是個海濱城市,十月的廈門依舊是夏天,所以冬天也會非常宜人,鳳寧打算讓師父來這裡負責燈會佈置,順便帶師孃來過冬。
&esp;&esp;廈門的燈會充滿了地方特色,會場直接就選擇了海邊的沙灘,遊客可以一邊賞燈,一邊看海。
&esp;&esp;鳳寧在廈門待了三天,期間去鼓浪嶼住了一晚,聽著海浪拍擊礁石的聲音,不習慣的鳳寧有點睡不著。
&esp;&esp;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盛世安,這曾經是他的日常,每天都枕著海浪聽著濤聲入睡,他剛開始的時候,肯定也睡不著,後來離開海島,回到內陸,沒有這浪濤聲,他也說過有點睡不踏實。
&esp;&esp;想到這裡,鳳寧從床上爬起來,拉亮房內的燈,找出隨身攜帶的紙筆,提筆給盛世安寫了一封信,她也說不上為什麼,就是想跟他分享此刻的心情。
&esp;&esp;寫完信,鳳寧再次躺下,這次很快就睡著了。翌日起來,鳳寧看了一下昨晚寫的信,雖然沒什麼曖昧的話,覺得還是過於感性,這信要不還是不寄了吧。
&esp;&esp;下樓的時候,便看見了旅館旁邊的郵筒,原來島上也能寄信的,鳳寧猶豫再三,還是把這封信給寄了出去。
&esp;&esp;從廈門回蓉城還是坐的飛機。蓉城和廈門隔著千山萬水,沒有直通的火車,甚至轉車都需要好幾趟。
&esp;&esp;到時候工人們過來扎花燈也要費很多周折,屆時鳳寧會帶著兩隊人馬同時出發,坐輪船到上海,然後再安排大家坐火車到福州,再轉車到廈門。
&esp;&esp;每次出門的時候,鳳寧就特別想念基建狂魔。只有經歷過這個年代的艱難,才能深切體會到基建狂魔的偉大,中國人民的勤勞。要致富先修路,這是從實踐中得出的真知。
&esp;&esp;回到蓉城,已經是十月中旬,出差的這段時間,只要有空,鳳寧就一直在忙著設計花燈稿。1989年是蛇年,也就是小龍,這個生肖不太好做文章,不太好單獨宣揚,那就一起宣揚十二生肖。
&esp;&esp;此外傳統文化的經典主題形象依然不必缺席。
&esp;&esp;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是引進外資最多的地方,可以設計一個國際燈區,英國的大本鐘、法國的埃菲爾鐵塔、美國的唐老鴨米老鼠、德國的格林童話形象、丹麥的童話故事等都可以用花燈的形式展示出來,表達
&esp;&esp;上海人民擁抱世界的熱情。
&esp;&esp;還設計了一個科技區,比如汽車、飛機、火箭、輪船、星空等,這是對中國科技的展望與信心。
&esp;&esp;這算是對傳統花燈的突破。之前的花燈,都呈現的是中國形象,與傳統脫不了關係。現在的花燈還能用來表現現代甚至未來的主題。
&esp;&esp;廈門的燈會除了傳統的文化形象,還有福建本地的特色,比如惠安女、客家圍屋等。
&esp;&esp;另一大主題就體現了濱海城市廈門的特色,以海洋為主,展現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形象。
&esp;&esp;廈門是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