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第2/2 頁)
寧跟美國主辦方籤的合同, 也是一次性付款,並不是分成。鳳寧報價45萬美元,最後討價還價, 籤合同是40萬美元, 稅後。鳳寧自己負擔人工和食宿,對方提供簽證費與去程機票。
&esp;&esp;因為機票實在是太貴了, 一個來回就要將近兩千美元, 五十多個人,就需要十多萬美元。如果全由鳳寧負擔,她根本就負擔不起。
&esp;&esp;這時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是1美元相當於55元人民幣,這就意味著這筆訂單的收入是200萬人民幣,刨除成本,還能掙一百多萬元。
&esp;&esp;出國一趟特別麻煩, 低於一百萬的純利潤,確實不用考慮了。
&esp;&esp;工人師傅們對美國之行興奮不已,這可是真去發達國家美帝見世面。他們這一代人,從小就是反帝反修教育下長大的,反的這個帝, 就是美國領頭的, 現在他們終於要去帝國主義了, 可不要好好看看。
&esp;&esp;八九十年代從中國出去的國人,沒有一個不被帝國主義的繁華與發達震驚到的,很多人都迷醉在資本主義的燈紅酒綠中,也迷失在豐富的物質當中。這個年代的美國, 對中國來說, 就是降維打擊,以至於好多中國青年頭也不回地奔向美國的懷抱, 把他鄉當成故鄉。
&esp;&esp;鳳寧要不是見過大世面,恐怕也會是這種感受。她雖然不受影響,但團隊成員無一不是大受震撼,美國也太先進太發達了!
&esp;&esp;黃斌到美國後的
&esp;&esp;1993年春天, 各地的燈會陸續結束,先後將分成款打到公司。鳳寧看著公司賬目上的金額,竟有了二百萬的數目。
&esp;&esp;她琢磨著這筆錢該怎麼分配, 是不是要再給造船廠再捐一筆, 基金會應該也追加一筆捐贈。
&esp;&esp;去年成立基金會後,有一個木雕手藝人向基金會提出申請, 當時鳳寧不在家, 這事沒人敢做主,還是戴師傅親自帶人去考察了一下。最後向那位木雕藝人發放了一千元,希望能幫助他暫渡難關。
&esp;&esp;一千元雖然不多,但幾乎相當於一個農民一年的收入。
&esp;&esp;鳳寧也知道,傳統手藝人的出路,是建立在富足的社會環境基礎上。只有當人們生活富足了, 才會更關注精神層面上的東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