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節(第1/4 頁)
</dt>
&esp;&esp;道具組知道自己是找對人了,能製作這些燈籠的公司肯定能提供他們所需的燈籠,他們決定跟華燈公司合作。
&esp;&esp;道具組的人最後決定跟著梅香去南安,從倉庫挑選能用得上的燈籠,另外需要定製的則是當年給蓉城的文林坊和慈恩街製作的竹編紙燈籠,燈罩上根據需要再寫字。
&esp;&esp;此時離過年還有兩個月時間,秦師傅抽調了四名熟練工人跟著梅香一起去蓉城扎燈籠。雖然只抽調了四個人,卻要從四個組裡各抽一個熟練工,其中還有一名重要的畫工,這就意味著有四個組的效率都受到了影響。
&esp;&esp;梅香自知責任重大,可能因此影響到整個南安燈會的布展進度,工廠的燈籠銷售也會因自己接這一單受影響。她頂著巨大的壓力,抓緊時間給劇組做燈籠,幾人在十天時間內便把所需的燈籠全都做好了。
&esp;&esp;這筆單其實賺得不多,不到一百盞燈籠,銷售額還不到1000塊錢,刨除成本,賺得並不多,可能還會影響公司整體利益。
&esp;&esp;不過梅香回到南安的時候,就得到了好訊息。鳳寧在收到信後,就立刻打電話回來,說梅香和秦師傅的決定是正確的,跟劇組合作,可能會給公司開展一個全新的業務。
&esp;&esp;梅香的心這才放回了肚子裡,抓緊時間賣燈籠。
&esp;&esp;鳳寧這邊一直忙到元旦節過後才完成,後期他們晚上還加班了。武漢的花燈一紮完,她就馬上帶著大家回南安,這次是原來燈籠廠的一名員工留下來值班,因為值班工資高,也沒什麼事,值班其實是個輕鬆差事,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能回家過年。
&esp;&esp;盛世安這個時候正在忙期末考試,布展後期他也沒過來幫忙,只有元旦那天抽空去看了鳳寧,然後就回去繼續準備期末考試了。今年過年他會回家,這是大學期間最後一個寒假,以後都不可能再有這麼長的假期,他想回家好好陪陪家人和鳳寧。
&esp;&esp;鳳寧回到南安的時候,戴師傅等人也從廣州回來了。廣州那邊的燈展規模比武漢的大一些,但廣州的天氣比武漢好多了,很少下雨,天氣也很暖和,適合戶外作業。同時也適合老人過冬,師孃也跟著師父去廣州了,在那邊待得很舒心,都有點不想回了。
&esp;&esp;留在廣州值班維護燈展的人又是劉海,他是主動要求的,為的還是值班費。
&esp;&esp;從武漢回來的唐瑩得知劉海沒回來,心情有些失落,這就意味著他們有幾個月不能見面。
&esp;&esp;眾人回到南安後,顧不上休息,就立即投入新工作。沒人有怨言,覺得累不願意乾的,畢竟佈置燈會的工資比平時高多了,有錢拿,再辛苦大家也都願意。
&esp;&esp;讓鳳寧意外的是,特意跑來跟自己要求在彩燈公園佔據一席之地的吳建軍並沒有出現。
&esp;&esp;她跑去問園方,園方說對方放棄了參加彩燈公園的燈展。鳳寧猜到,他們應該是去別處佈置燈展了。鳳寧不得不和黃斌再設計幾組花燈,把原來預留給吳建軍的空地填補起來。
&esp;&esp;就在南安燈展布置快結束的時候,鳳寧得到了訊息,說是吳建軍帶著他的團隊去隔壁市的一個縣裡辦燈會了。
&esp;&esp;吳建軍果然聽勸,他是跑業務出身的,去的地方多,人脈也廣,能夠拉到這個單子也是情理之中。以後他很有可能發展成為鳳寧的競爭對手,但鳳寧並不擔心,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esp;&esp;今年工人數量多,大家終於在臘月二十七這天完成了燈會的佈置,還有三天過年,鳳寧給大家發了工資和獎金,又分發了肉、油、糖果之類的年貨做新年福利,讓大家回去過個好年。
&esp;&esp;往年大家都是緊趕慢趕,差不多都是過年那一兩天才忙完,回去準備年貨的時間都不夠,今年終於時間充裕了些,員工們可以好好跟家人們逛街購物過新年了。
&esp;&esp;鳳寧也難得清閒,和家人們可以輕輕鬆鬆準備過年了。
&esp;&esp;二姑善解人意,知道鳳寧去年一個人在市裡過年,便主動提出要接馬老太去她家過年,讓弟弟一家在市裡過年。她公婆都不在了,家中沒有老人,接老孃去過年,也沒有什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