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節(第3/4 頁)
&esp;&esp;真正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esp;&esp;鳳寧帶著謝俊偉,找到主辦方,待對方確認了設計方案之後,就開始著手採購物料。
&esp;&esp;在確定開工日期之後,鳳寧就給家裡打電話,讓他們去訂車票和機票,儘快來新加坡。
&esp;&esp;雖然是大家頭一次出國,也是頭一次坐飛機,但鳳寧並沒有回去接他們,她把領隊的任務交給了黃斌。有他這個大學生在,難道還怕搞不定怎麼辦手續搭飛機?
&esp;&esp;花燈的材料在新加坡並不太好買,鳳寧和謝俊偉費了不少心思,找了不少替代品,終於趕在工人們抵達之時,才基本將物料準備整齊。
&esp;&esp;工人們是5月10日抵達新加坡的,一路舟車勞頓,大家都十分疲憊,有些人甚至還有些水土不服,上吐下瀉得十分嚴重,連門都出不了。
&esp;&esp;照這樣下去,還怎麼幹活?
&esp;&esp;好在鳳寧早有準備,拿出自己準備的寶貝——一塊從南安帶過來的土塊,用它泡水給大家喝,果然症狀很久就有所緩解。
&esp;&esp;出門在外,最怕的就是身體出狀況,一方面國外看病非常不容易,不僅昂貴,而且還未必能夠排得上號,另一方面如果身體出狀況,會影響工作進度。
&esp;&esp;鳳寧沒讓大家馬上上工,而是給了兩天時間讓大家去適應新環境,這才開始佈置燈會。
&esp;&esp;她原以為新加坡經濟條件好,工人們的待遇也會比較好,其實不然。主辦方答應為他們解決住宿問題,他們在工地旁邊申請搭建了一批臨時工棚,也就是活動板房,工人們就住在板房裡。
&esp;&esp;這種板房成本很低,搭建起來也很快。問題是,新加坡全年皆夏,哪怕最高溫度也不過三十二三度,這個溫度住板房也不容易,白天板房裡就是個蒸籠,人根本不敢進去,只能晚上涼快下來才能進去。即便是晚上,依舊很悶熱。
&esp;&esp;板房裡沒有空調,鳳寧沒有辦法,只能另外掏錢給大家買風扇。這風扇也就只能在這裡用兩個多月,他們離開時也帶不回去,屬實是浪費。鳳寧只能安慰自己,人更重要,錢是身外之物,把人帶出來,總得要保障大家的健康安全。
&esp;&esp;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吃飯還能合口味。鳳寧把大姑給帶了過來,雖然新加坡採購不齊南安那麼多配料,但也有南安沒有的配料,比如咖哩。咖哩的顏色雖然有點不好看,但味道對於重口味的南安人來說,還是比較能接受的。
&esp;&esp;就是大姑一人負責這麼多人飯菜,實在有點辛苦,鳳寧不得不從自己的工人中撥出一個人去給她幫忙。
&esp;&esp;好在新加坡燈會只有五十多組花燈,大家時間也充裕,不用太過趕工。
&esp;&esp;經過一個多星期的磨合,大家終於都適應了新環境,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工作步入了正規。
&esp;&esp;等一切都安頓下來,鳳寧就有點想念家人和盛世安了。她本來覺得出國太過折騰,又是工作籤,就沒帶師父和師孃出來,現在想想,應該把他們帶上的,二老年紀大了,又有多少機會去看世界呢?
&esp;&esp;下次再有機會,就試著把二老都帶上,讓他們也去看看外國的風景。
&esp;&esp;弟弟妹妹都在上學,又有父親和繼母照顧,倒是不怎麼擔心他們。就是外公年紀大了,春節去拜年的時候,他的精神就不太好了,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esp;&esp;這次出來的時候,鳳寧把大舅叫上了,小舅要開車拉貨,就沒來,小舅媽倒是想來,不過她技術不行,鳳寧就沒叫她。她還不太高興,來找了鳳寧兩次表示想去,最後鳳寧沒辦法,就說了實話,這次去新加坡的工人,全都是老手,誰去了都能直接上手,她是能畫畫,還是能扎骨架?糊燈罩她也不算好的。
&esp;&esp;鳳寧心裡盤算著,等回去了,乾脆讓小舅媽去開個店好了,免得在自己公司混日子,給工人們起壞榜樣。
&esp;&esp;她最牽掛的還是盛世安,他倆自從蓉城分開後,也就只通了兩封信,打了兩通電話。實在是鳳寧太忙了,跑來跑去,居無定所,不好找人。
&esp;&esp;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