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第1/4 頁)
</dt>
&esp;&esp;鳳金寶說:“行,你急著要,我也幫你破一點。”
&esp;&esp;“謝謝爸爸!”
&esp;&esp;晚上鳳寧開啟盛世安的信,信裡寄的果然是照片,有兩張是去年蓉城燈會開幕時拍的,有兩人的合照,還有鳳寧的單人照。
&esp;&esp;合照那張是背光的,臉上的光線有點暗,但兩人都露著潔白的牙齒,兩人都笑得很開心,她的獨照是盛世安拍的,略有些拘謹,對著鏡頭比了個剪刀手,看起來有點傻,鳳寧看著忍不住笑了起來。
&esp;&esp;另外還有一張是盛世安在武漢大學的櫻花樹下拍的照片,也是彩照。盛世安拍的是側臉,他仰著頭去看滿樹繁花,下頜線清晰,嘴唇則抿得很嚴肅,彷彿在思考什麼嚴肅的事。
&esp;&esp;鳳寧看信,信上果然寫到了他去看櫻花的事,是武大的老鄉邀去的,櫻花很美,但想到武大櫻花最初的來歷,他就喜歡不起來。
&esp;&esp;老鄉說他太過嚴肅,如今中日關係已經正常化,二戰時種的櫻花沒剩幾棵了,如今的多是中日建交後日本贈送的,是中日友好的象徵。
&esp;&esp;“我是一名軍人,怎麼可能忘卻過去亡國滅族的仇恨,只沉湎當下的友好呢?櫻花正好提醒我莫忘國恥,激勵我輩要努力,阻止敵人的鐵蹄踏入我領土一分一毫。”
&esp;&esp;鳳寧看完信,胸中激盪,也提筆給盛世安回了信,表示很贊同他的想法,銘記過去的歷史與仇恨,才能不再犯幼稚病,不對敵人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我輩努力使中國變得強大,才能讓我們的國土和人民不再重蹈被踐踏凌辱的命運。
&esp;&esp;
&esp;&esp;信是鳳寧回到蓉城後寄的, 寫的是房東家的地址,她告訴盛世安,自己還會蓉城待一個多月, 等這邊的工作告一段落才回去。
&esp;&esp;鳳寧知道自己包車將篾條一次性拉過來是正確的決定, 因為這一來一回跑一趟,兩天時間就耽誤了。現在燈籠的畫工只有她和唐想, 唐想水平還不太夠, 目前只學會了畫竹子,所以繪畫主要還得靠鳳寧自己。
&esp;&esp;再回去取篾條的時候,鳳寧自己沒回去,讓表哥謝俊偉回去了,叮囑他包一輛車拉過來。
&esp;&esp;沒想到謝俊偉並沒有包車來,因為他找不到合適的車, 大卡車跑一趟蓉城,人家要價120起步,就幾百斤貨,好像有點大材小用。拖拉機可以找到,但速度太慢了, 按照它那個速度, 跑一整天都未必能到蓉城。
&esp;&esp;謝俊偉便和鳳金寶找了一輛板車, 拉上所有的篾條,走了三個小時到了南安客運站。在客運站買了五張票,終於讓司機同意把所有的篾條都搬到了車頂上,就這麼運到了蓉城。
&esp;&esp;“你原本打算花八十塊錢, 我二十塊錢就幫你搞定了, 我會替你省錢吧?”謝俊偉得意得向鳳寧邀功。
&esp;&esp;鳳寧知道這一趟他累得夠嗆,既心疼又好笑:“你厲害, 回頭給你發獎金。”
&esp;&esp;材料齊了,鳳寧就沒了後顧之憂,便抓緊時間做燈籠。不過這燈籠上的手繪圖實在有點麻煩,一盞燈籠上至少需要兩幅畫,1600盞燈籠,就需要3200張畫。
&esp;&esp;這可是個巨大的工程,上機印刷吧,不說成本,就算出得起錢,也達不到起印量,所以只能手繪。
&esp;&esp;整個燈籠組最忙的就是鳳寧和唐想了,其他人雖然也練過畫畫,但還達不到可以繪燈籠的水平,唐想也只是勉強夠用。
&esp;&esp;鳳寧試過趕進度,一天畫一百張圖,結果累得第二天手都在抖,握不住筆,反而影響效率,所以不得不降低速度,每天最多也就是畫個六七十張,複雜一點的還要更慢。
&esp;&esp;唐想一天最多也就是畫個二十多張,再快她就畫得不成樣子了。
&esp;&esp;按照她倆繪畫的速度,這批燈籠恐怕沒法兩個月內完工。
&esp;&esp;雖說合同籤的是6月初交貨,事實上,袁總的改建工作估計要到七月才能完工,燈籠沒做完,遲點交貨袁總應該也不會說什麼。
&esp;&esp;不過鳳寧並不打算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