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虛與委蛇(第3/3 頁)
中的疑慮,開口說道:“榆將軍,還望你節哀順變。皇后娘娘福澤深厚,想必在天之靈也不希望看到你如此悲痛。”他的語氣雖然帶著一絲安慰,但聽起來卻有些冰冷和虛偽,彷彿只是為了應景而說,沒有絲毫的真情實意。
榆翔抬起滿是淚水的臉,看向天啟皇帝,哽咽著說道:“陛下,臣與娘娘自幼相伴,情深意重,娘娘的離去,讓臣痛不欲生。臣懇請陛下允許臣去萬安寺,為娘娘守靈,讓臣能送娘娘最後一程,以盡臣之忠義。”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祈求與哀傷,那哀傷彷彿是無盡的深淵,讓人見之不忍拒絕,彷彿他的世界已經隨著張嫣的離去而崩塌,只剩下這一個小小的請求,成為他最後的寄託。
天啟皇帝沉默了片刻,微微點頭道:“準你所請。”他的聲音平淡無奇,沒有任何起伏,讓人聽不出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多謝陛下!”榆翔伏地叩首,聲音沙啞而低沉,彷彿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他的額頭重重地磕在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響,那聲響在大殿內久久迴盪,彷彿是他對命運的叩問,也是對未來的宣戰。
天啟皇帝緊緊地盯著榆翔的眼睛,試圖從中找出一絲謊言的痕跡,那目光彷彿要穿透榆翔的靈魂。但榆翔的眼神堅定而坦然,沒有絲毫的閃躲與慌亂,彷彿他的悲傷是如此的純粹,沒有任何雜質。良久,天啟皇帝那緊繃如弦的神經終於微微放鬆了些許,臉上的肌肉也漸漸舒緩,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那笑容仿若冬日裡的一絲暖陽,短暫而冰冷,轉瞬即逝,彷彿只是為了打破這尷尬的氣氛而出現,沒有任何溫暖的意味。
其實,天啟皇帝在看到榆翔如此悲傷的那一刻,心中也曾有過一絲動搖。他想起榆翔曾經數次救過自己的性命,在生死關頭,榆翔總是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那份忠誠與勇敢,他並非視而不見。再加上榆翔與張嫣自幼的姐弟情深,往昔那些在宮廷中一同度過的歲月彷彿電影般在他心頭放映,那些溫馨的畫面,那些真摯的情感,讓他在這一瞬間,心中的那份猜忌與狠厲稍稍淡去了一些。他深知,此刻若以安樂寺大火、京營失職為理由賜給榆翔毒酒,實在有些牽強。畢竟,在這莊嚴肅穆的大殿之上,若貿然毒殺深受護駕有功、且自己曾經信任,在京營中又有一定威望的榆翔,群臣定會在私下議論紛紛,各種揣測與流言蜚語必將如洶湧潮水般衝擊著朝堂的穩定,這是如今局勢動盪之下,他所不願見到的局面。所以,他暫時擱置了這個危險而又充滿變數的念頭,選擇了觀望,等待著更好的時機,或者更多的證據,來決定榆翔的命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