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後金謀明之離間毒計(第2/5 頁)
前一步,對著努爾哈赤深深一拜,而後朗聲道:“父汗,兒臣苦思多日,終得一離間妙計。兒臣觀那明廷局勢,孫承宗與東林黨淵源極深,此乃眾人皆知之事,而熊廷弼往昔也曾受東林黨扶持,於朝中亦有其勢力脈絡。如今明廷黨爭激烈,此乃天賜良機,我大金正可利用。”
,!
努爾哈赤目光微凝,示意皇太極繼續說下去。
皇太極整了整衣冠:“我們可暗中選派我大金最為機靈聰慧、擅長隱匿行跡之人,喬裝改扮潛入明國京城。這些人需精通明國文字與書法,先仔細研究孫承宗與熊廷弼平日往來信件之筆跡文風,而後全力偽造書信。信中內容,要佯裝是孫承宗與熊廷弼和東林黨私下密議大事,言明他們欲在遼東擁兵自重,不再聽從明國朝廷號令,仿若要建立自己的一方割據勢力。並且,還要巧妙地在字裡行間透露出與我大金有暗中往來交易,似是要裡應外合,圖謀不軌。”
大貝勒代善手撫鬍鬚,微微點頭,卻又擔憂道:“此計雖聽來巧妙非常,可這書信偽造絕非易事,稍有差池,便是滿盤皆輸。那孫承宗與熊廷弼皆為明廷重臣,其往來信件恐有諸多講究,筆跡文風一旦被識破,可如何是好?”
皇太極微微一笑,仿若胸有成竹:“大哥所慮甚是。但兒臣早已物色好一人,此人名叫李伯龍,乃是漢人謀士,對明國文字書法鑽研頗深,尤其擅長模仿筆跡,堪稱一絕,幾可達到以假亂真之境。兒臣已與他詳談許久,他告知我,不僅會在筆跡上精雕細琢,還會仔細斟酌書信內容用詞、語氣。他深知孫承宗與熊廷弼身份地位,所寫之事必定符合他們的身份與處境,定讓其看起來毫無破綻。”
三貝勒莽古爾泰撓了撓頭,咧嘴笑道:“四哥這心思,真是縝密如網啊!可即便書信偽造得好,又怎能確保送到明國皇帝手中,且讓他深信不疑呢?”
皇太極輕輕踱步,緩緩道:“這便需買通明國宮廷或朝廷中的一些小人物。這些人或是貪財好利,或是在官場中鬱郁不得志,易於被我大金所用。許以他們重金財寶,再曉以利害,讓他們將這些書信巧妙地呈現在魏忠賢面前。魏忠賢那閹賊,本就多疑猜忌,又因東林黨與他爭權奪利,早已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見此書信,定會如獲至寶,怎會輕易放過這大好機會?定會大做文章,在明國皇帝面前添油加醋,進讒言。而明國皇帝久居宮闈,不明遼東實際情形,若信以為真,必定會對孫承宗與熊廷弼心生猜忌,進而對他們下手。如此一來,遼東明軍便會群龍無首,陷入混亂,我大金便可乘虛而入。”
代善沉思片刻,又道:“那魏忠賢也非愚笨之人,萬一他起了疑心,派人查驗書信真偽,又當如何?”
皇太極笑道:“大哥放心。在書信送出之前,我們可先在明國京城散佈一些風聲。安排些市井之人,在茶樓酒肆、大街小巷中故作神秘地談論此事,隻言片語間透露出孫熊二人與東林黨勾結、通敵賣國之事。讓這些謠言如長了翅膀般傳遍京城,先在眾人心中種下懷疑的種子。待朝廷內外皆有了先入為主的猜疑,此時再將書信呈遞上去,魏忠賢即便想查驗,也會被那洶洶輿論所影響,而明國皇帝也難以保持清醒判斷,孫承宗與熊廷弼便是有口難辯,只能任由魏忠賢與明國皇帝處置。”
說到此處,皇太極頓了頓,心中暗自思忖:這袁可立在登萊之地,猶如一顆釘子,扎得我大金在沿海之地頗為難受,定要想個周全之策將其拔除。他抬眼掃視眾人,緩緩道:“至於那袁可立,兒臣亦有謀劃。袁可立巡撫登萊,其水軍與東江毛文龍互為犄角,著實讓我大金在沿海之地頗為頭疼。兒臣以為,可先派人在登萊一帶暗中散播謠言,言說袁可立在登萊擁兵自重,意圖割據一方,且與海上倭寇有勾結,意圖不軌。此謠言要傳得繪聲繪色,讓登萊百姓與明國駐軍心生疑慮。”
莽古爾泰疑惑道:“四哥,僅靠謠言,恐難以扳倒袁可立吧?”
皇太極冷笑一聲,心中暗念:三弟終究還是太過魯莽,這只是第一步而已。他開口道:“三弟莫急。待謠言漸起,我們再偽造一些所謂的證據,例如偽造一些與倭寇往來的信件,信件中提及交易物資、軍事合作之事,故意將這些信件遺落在登萊的一些關鍵地方,讓明國官府能夠輕易查獲。而後,買通登萊當地一些對袁可立心懷不滿之人,或是被其處罰過的官吏,讓他們嚮明國朝廷上書彈劾袁可立,將這些偽造的證據一併呈上。明國朝廷本就對地方大員有所忌憚,加之這些看似確鑿的證據與洶洶輿情,必定會對袁可立進行嚴查。即便最終查無實據,但經此一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