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百貨大樓裡的服裝和布料(第1/2 頁)
縣百貨大樓成衣櫃臺後的展示牆上只掛了幾件樣衣。
年代文愛好者們熟悉的列寧裝是沒有的,六十年代兩國關係緊張,這種收腰式,西服領,雙排扣,源自鄰國的服裝已經退出歷史舞臺。
牆上的樣衣只有兩種,一種是當地人口中的三八服,小翻領,單排扣,雙襟中下方各帶一個挖兜,顏色只有灰,藍,黑。
無論顏色還是款式都乏善可陳。
另一種樣衣倒是引起了項海瀾的興趣,那是一款仿製的鐵路員工制服,藍色的軍裝樣式,小立領,亮閃閃的單排金屬紐扣,上面還有鐵路標識。
七十年代果然是制服獨領風騷的時代,比如這件鐵路服,還有軍服。
能擁有一套部隊淘汰下來的正式軍裝,有些人做夢都會笑醒,家裡條件不好的年輕人結婚時,如果做不起新衣服,都會想方設法借套軍裝穿。
有需求就有市場,民間的仿製軍裝慢慢流行開來,但畢竟是部隊制服,就算仿製的,百貨大樓也很少公開售賣。
項海瀾聽王大娘說,軍人服務社時不時會上些仿製裝,一上架就被哄搶,特別受歡迎。
鐵路制服稍微沒那麼敏感,不需要特殊渠道售賣,百貨大樓的樣衣同樣受歡迎。項海瀾只站了一小會兒,就有三個人來詢價,只一件上衣就要價15塊2。
用後世的標準看,十分便宜,可現在是七零中旬,她的中專畢業生大姐,在漢達縣屬於高收入群體,一個月工資42,買不了三件衣服。
有個二十出頭的姑娘打聽完價格直皺眉,“你們怎麼不去搶?”
新調過來的售貨員比周蓉的服務態度好多了,笑眯眯搞推銷,“同志,我們這件衣服可是的確良面料的,不起皺,耐磨損,穿十年都不會壞,這價錢你買了一點不吃虧。”
“的確良?好東西呀,你拿一件給我試試。”
項海瀾心道,姑娘,你虧大了。
如果記憶沒出錯,今年滬市石化總廠上了10萬噸纖維生產線,從產出到流通有一定滯後性,但也不用等太久,的確良布料不用兩年就會走進尋常百姓家。
價格也會大幅縮水,再也不是洛陽紙貴的,有市無價的的確良了。
有錢難買我樂意,提前購買提前享受,項海瀾腦袋抽了才會去提醒人家。
成衣沒什麼看頭,她又轉去布料櫃檯。
的確良和的卡面料只有薄薄兩小卷,還有吸溼性最好的維綸布,這些化纖混紡面料除了價高,還挺有個性,不僅收布票,買布還要支付工業券。
相比來說,歷史悠久的毛制華達呢面料價效比更高,國內很多毛紡廠都在生產,9毛一尺,成人做一件上衣最多不超過7塊錢,當然得攢夠相應的布票。
便宜是便宜,項海瀾也買不起,作為家裡蹲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原主留下的全部資產一共6塊3毛2,票據更是一張沒有。
購物環境也不友好,跟她第一次來時一樣,人巨多。她在櫃檯前才剛一站穩,就被一位大嫂的大屁股擠到一邊,“小姑娘你到底買不買?不買趕緊讓地方。”
行吧,看棉布去。
棉布櫃檯前的人更多更擠,因為棉布的供給量最大,價格也相對合理。
斜紋,平紋,人字紋布料應有盡有,顏色嘛,也不算單調,瞧她發現了啥?
紅配綠的東北大花布!多麼親切!
不過現在可不興把大花布穿身上,要捱揍的,這會兒這玩意就是純被面,它該待的地方是炕梢和炕頭。
買的人還不少,東北漫長的冬天除了雪就是雪,搞塊喜氣洋洋的大花布當被面,瞅著就熱鬧。
夾著錢和小票的夾子在頭頂上懸著的鐵絲上刷刷刷地飛來飛去,火辣辣的溫度,火辣辣的東北話,老百姓對服裝的追求,對美的嚮往雖然暫時被壓制,但永遠不會枯竭。
項海瀾擠了滿身汗從百貨大樓出來,花了5分錢買了根小豆冰棒,坐在大樓門前的楊樹下捋順思路。
首先掙錢這個基本方向必須堅持一輩子不動搖。
雖然她有輛長長的大火車,但火車上的行李中並沒有黃金和手錶之類的容易變現的財物。
項海瀾實在想不明白,她的這輛火車通往的可是東北腹地,拉了一車唯愛大金鍊子,小金錶的東北人,連個金戒指都沒發現,一點都不科學。
不光黃金,手錶,現在買鐵製品不容易,她把餐車裡裡外外都翻了一遍,一把刀都沒發現,人家根本不開火做飯,賣的全是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