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丞相欲廢除相制(第2/3 頁)
,歷史上真正廢除相制的時間是在千年以後的明朝。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建國以後,惡補經史,他首先發現華夏千年文明中,這相權猶如一把高懸之劍,在王朝興衰中扮演著複雜而微妙的角色。
朱元璋深感相權過重對皇權的掣肘,決然廢除丞相之制,將權力牢牢攥於皇帝一人之手,使得皇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集中。
雖後世對此舉的評價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變革從根本上重塑了封建王朝的權力架構,改變了千百年來的政治生態。
,!
而這一舉措,在此時,被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提了出來。
饒是劉禪也不由暗自感慨,諸葛亮的思想和眼界,領先此時代千年!
劉禪不禁思考,在諸葛亮去世後,原先的蜀國皇帝劉禪再也沒有任命丞相。
他不由猜想,這其中或許就有諸葛亮的授意。
避免權臣專政,將皇帝變為一個吉祥物。
見劉禪久久不語,諸葛亮又問道:
“陛下以為然否?”
劉禪嚥了咽口水,若有所思道:
“相父,朕好似有些理解,但若將來廢除相制,原屬於丞相的這部分的權力,該如何分配?”
諸葛亮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輕搖羽扇說道:
“陛下所問,正是關鍵所在,臣以為,當將相權拆分成四份,一份迴歸帝王,另外三份可分屬於三個不同的部門,使各部能為皇帝做事的同時,又能做到三足鼎立、相互制衡,從而保障皇權。”
“當然,這只是臣初步的構想,若將來我大漢得以一統江山,臣定會為陛下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聽完諸葛亮的思想,讓劉禪不得不懷疑,相父莫不會也是一個穿越者吧?
見劉禪又陷入了沉默,諸葛亮又緩言道:
“陛下不必擔憂,廢除丞相之職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徐徐圖之……”
“老臣也會在有生之年,全力協助陛下完成這一過渡,為大漢的長治久安奠定堅實基礎。”
劉禪微微抬起頭,眼中透露出一絲掙扎:“相父,你為大漢操勞半生,這丞相之位你當之無愧,未來卻要為了大漢考慮廢除,朕於心不忍……”
諸葛亮輕輕搖頭,眼神堅定坦然道:“陛下,臣一生之所求,不過是為了看到漢室復興,百姓安居樂業,個人的榮辱得失又算得了什麼?只要能為大漢剷除潛在的隱患,老臣萬死不辭!何況這區區權位?”
劉禪沉默,縱觀古今,哪有當丞相的提議廢除相制,真不知往後的史書該會如何書寫。
君臣二人相對而視,營帳內一片寂靜。
諸葛亮率先打破了這份寂靜,微笑道:
“陛下,廢除相制距今還遠,需徐徐圖之,而廢除州牧之制實乃眼下迫切之事,不知陛下對各州官員的任免,心中可有數?”
劉禪終於知道,諸葛亮這一年來就已經潛移默化的將相權中的人事任免權,有意識的剝離出來,分予皇權。
真不愧為諸葛武侯,一心為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禪深吸一口氣,他終於知道相父最想得到的是什麼,於是他也不再扭捏,開口說道:
“相父,對於四州官員的安排朕心中已有人選……”
諸葛亮沒有說話,只是飽含期待之色望著劉禪,示意他接下去說。
“朕欲令狄仁傑擔任雍州刺史,李豐任雍州別駕。”
“免去魏延涼州刺史一職,任蔣琬為涼州刺史,董允為涼州別駕。”
“益州牧廢除,李嚴依舊任益州刺史,諸葛恪為益州別駕。”
“任諸葛瑾為荊州刺史,向朗為荊州別駕。”
這是劉禪對大漢目前所擁有的四州之地,一二把手的規劃。
聽完,諸葛亮微微點頭,說道:
“陛下如此安排,臣深感贊同,地方上文官主政,不讓武將擔任地方長官,實乃明智之舉,可有效避免地方軍政大權過度集中於一人之手,防止出現擁兵自重之隱患,於大漢的長治久安大有裨益。”
劉禪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他確實有此意,軍權政權需要分開,他不希望武將手握軍權的同時又能擔任一州之地的行政長官。
諸葛亮目光柔和地看著劉禪,輕搖羽扇,緩聲說道:
“只是,陛下任用諸葛瑾為荊州刺史、諸葛恪為益州別駕,此二人乃是臣之兄長和大侄子,雖具才華,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