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對他來說又有何意義?(第2/3 頁)
:“應該是康熙、雍正與乾隆其中的一位創作出了這件器物。”
簡短几句之間,楊建設已將複製品的年代鎖定在一個非常狹窄的時間段內,這種分析能力讓人心生敬畏。
隨後,楊建設又說:“再讓我們根據三位皇帝的性格特點來進行分析。”
“性情?”
於豐年不解道:“皇帝的個人氣質對這個問題有何影響?”
楊建設微笑著說:“當然是有很大關係的,每位皇帝都有其偏好,並會在製陶等文化活動上反映出來。
正如人們所說‘一代天子一屆臣’,君主所喜好的風格往往能夠引領一時風尚,無論貴族還是百姓都會效仿 之所愛。
所以,如果我們發現某件物品與當時社會風氣不符時,就需要格外警惕其身份的確認了。”
“學到了許多!”
於豐年正色,對著楊建設鞠了一躬以示敬意。
從小研究文物至今,這樣的鑑別角度還是第一次聽到。
他認為楊建設的觀點非常具有建設性意義,甚至可以說開啟了一條新的鑑賞道路。
楊建設評論說:“康熙皇帝平定三藩、擊敗鰲拜、 噶爾丹、征服吳三桂,一生中的成就數不勝數,這是一個野心勃勃、渴望建立偉業的皇帝。”
“當乾隆即位之時,康熙為他打造了一個穩固的基礎,而雍正又進一步鞏固和最佳化了這一局面,可以說他的皇帝生涯最為順遂無憂,因此可以將他形容為皇族中的‘富裕後代’。”
“雍正是在接近四十歲的時候登上皇位的,在眾多兄弟中顯得尤為低調,一直在默默地積累實力,最終成功坐上了皇位,這說明他是一個極具城府的人物。”
“在他接手皇權前,康熙因年老對朝廷的管理力不從心,官員們 受賄,國家財富急劇減少,國庫幾乎空乏。”
“他採用嚴厲手段,包括清除那些曾對他忠誠有加的人如年羹堯,短短五年時間裡就令清朝重振生機。”
“雍正在位不過十三年,至他去世時,清朝的實力已達到頂峰。”
“相傳,在他執政期內共審批過兩萬多份奏疏,最後積勞成疾離世,從中可以看出他對完美的執著追求。”
“正是因為這份對細節的要求極為嚴格的態度,才能將宋汝窯器物複製品製作得天衣無縫。”
楊建設補充說道:“所以我認為這件汝窯洗一定是出自雍正年間。”
“對對對!”
聽完這段話,於豐年頻頻頷首,心裡想到確實只有具有這樣性格特徵的雍正帝才能製作出如此精美的複製品。
然而,於豐年隨即產生了一種困惑:“既然雍正爺將仿宋汝瓷器做得如此逼真,為何偏偏選擇使用四點支撐的燒製方式?如果使用傳統三點支撐的方法豈不更能混淆真假?”
楊建設輕笑道:“這便是雍正大帝的獨特之所在——他並非不會使用三種點數的支撐技術,而是在表明,即使不借助傳統工藝同樣能製作出無可挑剔的作品,這一點正好反映了雍正個性中的高傲。”
有位旁觀者提問:“既然您認為使用四個點來代表犯禁的事物,那麼雍正帝為何還選用四點而非五點?後者聽起來似乎更加恰當。”
其他圍觀人士亦紛紛表示不解:“對呀,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楊建設聞言仰天大笑:“正是因為採用了四個點,我更加確定它是出自雍正之手無疑,因為四釘法一定含有深遠含義,是雍正留下的暗號。”
人們聽後都面面相覷,似乎不明白四個支撐點與雍正之間有什麼聯絡。
於豐年苦笑回應:“我們這些人實在太過愚笨,請您不要再賣關子了。”
楊建設解答:“因為他就是四王子——胤禛(音zhēn)。”
“四阿哥胤禛,沒錯!”
眾人恍然大悟,“怎麼先前竟沒注意到呢!”
“估計只有雍正帝自己才會無視‘四’字可能帶來的迷信影響,因為他本身就是排行第四的兒子。”
討論聲起,沒有人料想到歷史的判斷竟能如此精妙有趣。
楊建設繼續講解:“正如我前面所說,雍正是個心機很深的人,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細節中蘊含了雍正帝個人情感上的微妙處理及其高高在上的姿態。”
“若是採用了三釘工藝,這就只不過是一般的汝窯作品而已。”
“真厲害,真厲害,實在太聰明瞭!”
於豐年充滿敬意地表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