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投資藝術品?(第2/3 頁)
此物未見底部署名,這讓鑑別具體時期增添了幾分困難。
大多數清朝瓷器上都帶有製作者或作坊的資訊印記,不過也有不少例外。
有時買家不喜歡簽名,認為這會影響作品的美感;甚至於宮內也有一些藏品未曾留下生產者資訊。
簽名雖非必要條件,但它確實能夠增強藏品的收藏與研究價值。
因此,斷言未經落款的文物不具備價值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對於此類沒有明確年代標誌的古玩而言,專家們往往依賴對其風格、工藝等特徵的研究來進行準確判斷。
經過細緻檢驗後,楊建設發現這應該是一件出自清代嘉慶初期官窯製造的雙龍戲珠紋飾青花文房用具。
按照當前市場行情,這件筆筒估值約為35萬元人民幣。
嘉慶年間即1796年開始,那時的皇帝實際上是已經禪位的前帝乾隆及其繼任者嘉慶共同管理國家大事。
這種圖案設計巧妙地寓意了當時的雙主格局。
雖然在制瓷工藝水平上嘉慶時期不及鼎盛時期的乾隆時代,但它仍然保持著很高的藝術造詣。
直到19世紀道光年間,因社會動盪及經濟衰退,中國瓷器的生產工藝水平才開始逐步衰減。
鑑於上述原因,給出這樣的估值也屬合理範圍內。
“你打算出多少?”
婦人滿懷期待地問。
經過短暫考慮,楊建設開口答道:“我可以付給你3塊錢。”
\"真的嗎?只有3塊?\" 婦人大吃一驚,一時有些無法接受。
一個鹽罐居然也能賣出三塊錢,她感到不可思議,“這……這可是老古董啊!”
“不錯,我已經說過老物件非常珍貴,您打算出售嗎?”
楊建設補充說。
婦人急忙將罐中的調料倒出,小心翼翼地呈上:“好吧,成交!”
楊建設繼續說道:“一個破爛箱子可以賣到5分錢,總共是3塊0毛5分,為了便於結算,我們就按3塊1毛計價吧。”
說完便從兜裡掏出3元1角,雙手遞給了激動不已的婦女。
正當交易完成之際,周圍突然響起了鄰居們的驚歎聲——“哎呀,翠花阿姨,您這賣了個什麼,竟能得那麼多的錢呢?”
“是這樣的,這位同志收購舊物什,年代愈遠價值越大,咱們家這隻鹽罐賣了整整三塊錢!”
翠花滿臉驕傲地說出原委。
眾人聞訊皆表示羨慕,“什麼?!”
“三塊,真的是三塊!”
“翠花阿姨你這可真是撞了大運啊。”
其中一人興奮地說:“我也家有個寶貝… …”
旁邊的老爺爺則搶道:“同志,聽說你收這些?那可得看看我家傳下來的珍品!”
說完還特意強調了一下。
聽到這些話,楊建設更加躍躍欲試:“好,那就說說您家裡有什麼?我很感興趣!”
\"稍安勿躁……\"
那年長者匆忙地奔回家中,很快手捧著一個閃耀的金色小蛙回到門前。
“您瞧,這個家傳至我是第七代了。
全是金的,多少買家求購都被我謝絕。”
年長者自豪地解釋。
“給我看看!”
楊建設接過了這枚僅有大拇指指節般大小、重約三十克的金色小蛙。
材質確鑿無疑地表明它是真金打造。
翻面細察,依稀可見“大唐國庫”
四字。
果然好物。
這一刻,楊建設目光灼灼生輝。
在此時期,儘管黃金價值 ,大約每克僅值三兩塊人民幣,但這金質青蛙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文物,不應僅以其金值衡量。
他所知,歷史上李世民為備文成公主陪嫁特製一批金飾時曾鑄此金色小蛙於其中。
假設這確實是原版而非後仿製,其未來市價可能不低於數百萬。
對於這一點是否正確,楊建設也無法確定,必須透過專家鑑定才能知曉。
“開始鑑別!”
暗中使用自己的特殊技能後,眼前浮現出資訊。
名稱:唐代金蟾蜍
製作年代:貞觀年間御製
預計拍賣價:1200萬元
哇哦。
果真是寶物。
面對眼前的情景,楊建設感慨萬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