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海圖揭秘(四)(第3/5 頁)
\"我們可以設立'覺醒之旅',\"艾儒略提議,\"讓高階學員跟隨資深守護者在各個海域歷練,尋找屬於自己的覺醒時刻。\"
\"'覺醒之旅'應該包含七個階段,\"李修然在地圖上標註著,\"對應七大海域的特點。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考驗和領悟。\"
卡洛琳娜接過話題:\"比如在北海,要學會在惡劣天氣中感知海洋的脈動;在印度洋,要理解季風與洋流的關係;在南海,則要掌握複雜水文的奧秘。\"
\"我建議設立'守護者印記'制度,\"馬庫斯說,\"當學員完成每個階段的歷練,就在他們的'雙子羅盤'上刻下相應的符號。集齊七個印記,才算完成基本修行。\"
\"但這不是終點,\"艾儒略補充道,\"真正的守護者要達到'心海合一'的境界。這需要更深層的感悟。\"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的水手匆匆跑來:\"大人們,你們得看看這個!\"
眾人跟隨水手來到船尾,發現那些受影響的船隻不僅發光,而且開始自動修復。破損的木材在海水的浸潤下慢慢癒合,就像活體組織一樣。
\"這是...自然的力量,\"山本一郎驚歎道,\"就像武士所說的'氣'的流動。\"
\"正是這樣的現象,\"李修然說,\"將成為最好的教材。我們要教導學員們,真正的力量不在於改造自然,而在於理解並配合自然的規律。\"
卡洛琳娜眼中閃過一絲領悟:\"所以'雙子學堂'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出能夠聽懂'海洋之語'的守護者。\"
\"我想到一個重要的制度,\"艾儒略說,\"每一代守護者都要記錄自己的感悟和發現,這些記錄將成為傳承的一部分。\"
\"關於守護者的記錄,\"李修然說,\"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評價和傳承體系。比如說......\"
他從船長室取來一本新的航海日誌,開始寫下大綱:
\"守護者成長等級:
-
初級:感知者(能夠基本感知海洋變化)
-
中級:傾聽者(掌握基本共鳴技巧)
-
高階:理解者(能與海洋進行簡單交流)
-
大師:共鳴者(達到心海合一境界)
-
宗師:守護者(能夠調節海洋經絡)\"
卡洛琳娜看著這個框架,補充道:\"每個等級都需要特定的考核。不僅要考察技能掌握,更要評估心性修養。\"
\"我有個建議,\"馬庫斯說,\"在評價體系中加入'實踐貢獻'這一項。比如參與海難救援、海洋生態保護等實際工作。\"
艾儒略點頭贊同:\"而且要建立'守護者議會',由達到大師級別以上的守護者組成,負責評估和晉升事務。\"
就在這時,那些自動修復的船隻突然發出一陣柔和的光芒,形成了七種不同的色彩,恰好對應著不同的修行等級。
\"看來連海洋也在指引我們,\"山本一郎說,\"這七種顏色,可以用來標記守護者的等級印記。\"
\"不僅如此,\"李修然若有所思,\"這也暗示著另一個重要的制度——'七星守護者'制度。每個海域選出一位最傑出的守護者,共同組成最高決策團。\"
\"說到決策,\"卡洛琳娜提出,\"我們還需要建立'緊急響應'機制。當某個海域出現異常時,如何快速調動守護者力量。\"
\"緊急響應機制應該分為三個層級,\"李修然在圖紙上快速繪製,\"第一級是單個海域內的問題,由本地守護者處理;第二級需要鄰近海域配合;第三級則需要七星守護者共同決策。\"
卡洛琳娜補充道:\"我們可以利用那些經過共鳴改造的船隻建立'快速反應艦隊'。這些船不僅航速快,還能更好地適應各種海況。\"
\"通訊也是關鍵,\"馬庫斯說,\"我建議在每個主要港口設立'訊號塔',利用特製的鏡面系統進行遠距離通訊。\"
艾儒略拿出一個精緻的水晶球:\"還有這個,我們可以利用海洋經絡本身傳遞資訊。當某處發生異常時,守護者能透過這種特製的水晶感知到。\"
山本一郎突然提出:\"在日本,我們有'烽火臺'系統。也許可以把這個古老的通訊方式與新技術結合起來?\"
就在這時,海面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