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問神(2)(第1/2 頁)
接著是六重天的畫面。
六重天對應的句子為——
於神於凡,無傷吾行。
女媧腸曲,無傷吾足。
胡桃(於兒神/女媧之腸:神話中身形似人,手持雙蛇的神,傳言手中的兩蛇能用於溝通神凡兩界。)低眉斂目,雙腿交錯著前後站立,左腳在前,右腳在後。
一條白骨之蛇從胡桃(於兒神/女媧之腸)的右腳上不斷向上纏繞,最終從胡桃的背後延伸出來又來到了胡桃的右邊。
而另一條紅色的血蛇從胡桃的左邊袖子中延伸出來,同樣在胡桃的背後環繞出來,到了胡桃的左邊。
兩隻蛇都大張著嘴巴,想要威懾並殺死對方。
來到第七重天。
七重天對應的句子為——
輔人無苟,扶人無咎。
肥遺可求,大旱難救。
將子無死,何能無柩。
白朮(肥遺:山海經中記載的奇獸,共有三種,兩蛇一鳥。其鳥可食,能治癒瘋癲和寄生蟲。另外兩種蛇都象徵著大旱的到來。)隨意地躺著,看著七七。
七七(奢比屍:山海經中臉似人面,耳朵似狗耳,身形似獸,兩耳纏繞著兩條青蛇的妖怪。)
(另外還有一個說法,奢比屍是十二祖巫之一,因種種原因死去,但精魄不滅,以屍身行走於世間。)
七七(奢比屍)同樣看著白朮(肥遺),兩人的身後出現了不同的顏色,似乎代表著兩股不同的力量。
接著是八重天。
八重天的句子是——
鳥兮鳥兮,違人之遠也。
無面目之明,知天下之獰。
困乎崇乎,鴒?驅其邪。
無賢人之責,守千年之德。
(帝江:一位沒有面容,擅長歌舞的神,常被誤認為是惡的象徵。)
(鴒?:一種美麗的長尾大鳥,吃了他的肉可以不做噩夢,驅邪避妖。)
(大鵬金翅鳥:佛教傳說中的神鳥,因業報之故,以諸龍為食。身體積攢大量毒氣,到命終時,龍毒發作,上下翻飛七次,飛到金剛山頂上自焚而亡。)
魈(帝江/鴒?/大鵬金翅鳥)站在最下面,身後是兩個超級大的藍色翅膀舒展著。
在魈頭上的則是另外四位夜叉,應達(火鼠),彌怒(心猿),伐難(螺卷),浮舍(騰蛇)。
隨後魈的翅膀收縮,開始出現九重天的畫面。
九重天最先出現的便是一開始的十二生肖盤。
而九重天對應的文字為——
天下有道神鳥出,日月昭兮鸞鳳舞。
玄鳥降,鳳皇鳴。
青丘國出九尾狐,見天下昌兮長歌乎。
(鳳皇:也可稱鳳凰,為百鳥之王,集仁義禮信四種美德,有母儀天下的意象。)
(玄鳥:傳說中與燕子相似的神鳥,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典故,被視為人建立國家的象徵。)
(九尾狐:生活在青丘國的妖怪種族,是為祥瑞。也曾被妖魔化,被視為魅惑人心,使人墮落的妖獸。)
凝光居於正中(鳳皇),左邊是刻晴(玄鳥。)右邊是夜蘭(九尾狐)。
最後則是十重天,也叫九九歸一的畫面。
九九歸一的句子為——
祈天之久明,民之久福。
何明德之來?思我王度。
求賢求德,澤獸既出。
以招之萬物,盡著宏圖。
左邊是歸終(奇肱國人:奇肱國,又稱魚人國,夜郎國,國民都善於製作機巧奇械。),右邊是鍾離(應該是龍,找不到原型。)
隨後則是萍兒(白澤:會說話,懂得萬事萬物的道理,但是隻有帝王有德才會出現。)坐在一隻鹿上。
(鹿可能是移霄導天真君或者是另一位去世的。)
隨後這是再次出現了之前的那條環繞著大樹(扶桑木)的登天路和每一重天的景象。
而此時的空和熒則站在登天路前面。
【由於剛剛閃現的畫面太快了,眾人都沒有反應過來剛剛的畫面的細節,只是能夠大致分辨出剛剛的畫面中全都是璃月的人。】
【大致每一個人出現在什麼位置,但是那些文字卻根本看不清。】
【不過眾人都回想起了最開始的聲音所描述的東西。】
【香菱:“所以說,我們現在都變成了璃月神話中的精怪和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