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玄幻魔法 > 恐怖,鬼故事合集 > 第16章 清末民初的鬼影實錄

第16章 清末民初的鬼影實錄(第2/3 頁)

目錄
最新玄幻魔法小說: 穿雲踏仙歲月長失蹤兩月,歸來已成仙帝!獵魔人:從絕境封神劍道雙至尊長生:從種田小遊戲開始!迷霧柴薪魔傲蒼冥看見壽元的我,選擇破碎虛空踏星尋道帝族公子?隱世老怪?都是我分身洪荒:開局成了值世門神陰陽造化鼎我當天下第一的那些年葬天鼎玄幻:無敵從爆肝基礎箭術開始鳳破仙途重生成族長,從投資開始無敵被問罪當天,無上帝族殺來我來自上界帝族,你說要跟我退婚?諸天文明記

無懼色,他提著燈籠,在寺中四處檢視。突然,一陣哭聲傳來,李知縣循聲而去,來到一座破敗的佛堂前。他推開門,只見佛堂中央擺放著一尊破敗的佛像,佛像前點著一盞油燈,微弱的光芒在黑暗中搖曳。

就在這時,哭聲再次響起,李知縣循聲望去,只見佛堂角落裡蜷縮著一個黑影。他壯著膽子走上前去,只見那黑影是一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老和尚。老和尚雙眼緊閉,口中唸唸有詞,似乎在祈禱著什麼。

李知縣心中疑惑,他問道:“老和尚,你為何深夜在此哭泣?”

老和尚睜開眼,看了看李知縣,說道:“大人有所不知,老僧是瑞雲寺最後一名僧侶。幾十年前,寺中發生變故,老僧僥倖逃過一劫,便一直隱居在此。”

李知縣聞言,心中更加好奇,他追問道:“那你為何深夜在此哭泣?難道這寺中真有冤魂索命?”

老和尚嘆了口氣,說道:“大人有所不知,這寺中確實冤魂不散。當年悟能師兄貪戀‘血玲瓏’,害死了悟淨師弟,自己也落得個悽慘下場。然而,這冤魂並未就此散去,而是附著在了‘血玲瓏’之上。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冤魂便會現身索命,嚇得寺中僧侶紛紛逃離。”

李知縣聞言,心中震驚不已。他問道:“那你為何不怕?”

老和尚說道:“老僧一生修行,早已看淡生死。這冤魂雖然厲害,但老僧心中無愧,它也奈何不了我。只是這冤魂一直徘徊在寺中,擾得百姓不得安寧,老僧心中實在難安。”

李知縣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敬意。他說道:“老和尚,你放心,我身為知縣,定當為百姓除害。這冤魂之事,我定會查個水落石出。”

說罷,李知縣帶著隨從離開瑞雲寺,回到縣衙。他立刻召集衙役,命他們四處搜尋“血玲瓏”的下落。經過一番搜尋,衙役們終於在瑞雲寺後山的一處山洞中找到了“血玲瓏”。

李知縣命人將“血玲瓏”帶回縣衙,他親自將草藥研磨成粉,撒在一張黃紙上。然後,他手持黃紙,來到瑞雲寺。

夜幕降臨,寺中再次傳來陣陣哭聲和哀號聲。李知縣站在佛堂前,高聲喝道:“冤魂聽令,我乃赤城縣知縣李存義。今日特來為你申冤,這‘血玲瓏’我已找到,並研磨成粉。你若有冤,便附在這黃紙上,讓我為你昭雪!”

說罷,李知縣將黃紙點燃,只見那火焰騰起,化作一道青煙,直衝雲霄。就在這時,一陣陰風吹過,寺中突然變得寂靜無聲。李知縣知道,冤魂已經離去。

第二天清晨,李知縣帶著隨從離開瑞雲寺,回到縣衙。他命人將“血玲瓏”粉末撒在城外的一片荒地上,並立碑為記,警示後人切勿貪戀財物,以免惹禍上身。

從此,瑞雲寺的詭異傳說便煙消雲散。百姓們都說,這是李知縣為民除害,讓冤魂得以安息。而李知縣也因此事聲名遠揚,成為百姓心中的好官。

然而,故事並未就此徹底結束。

幾十年後,赤城縣再次迎來一位新知縣,名叫趙無極。趙知縣上任不久,便聽說瑞雲寺的詭異傳說,以及李知縣為民除害的事蹟。他心中好奇,決定親自前往瑞雲寺一探究竟。

這天,趙知縣帶著幾個隨從,騎著馬來到瑞雲寺。只見寺廟依舊荒涼破敗,雜草叢生,斷壁殘垣隨處可見。一陣風吹過,破舊的門窗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響,彷彿在訴說著過去的恐怖經歷。

趙知縣在寺中四處檢視,並未發現異樣。然而,當他**(接上)**

走到當年李知縣立碑的那片荒地時,卻突然停下了腳步。他盯著那塊石碑,眼中閃過一絲貪婪的光芒。隨從們見狀,心中都是一驚,他們知道,這位新知縣恐怕是起了貪念。

原來,趙知縣雖然為官清廉,但心中卻對奇珍異寶充滿渴望。他聽說“血玲瓏”有起死回生之效,價值連城,便想將其據為己有。他心中暗想:這“血玲瓏”既然已被李知縣處理,為何還會留在這荒地之中?莫非是當年李知縣並未將其徹底銷燬,而是暗中藏匿了一部分?

想到這裡,趙知縣立刻命隨從挖開石碑下的土地。經過一番挖掘,他們果然在石碑下發現了一個木盒。開啟木盒,只見裡面放著一株乾枯的草藥,正是那傳說中的“血玲瓏”。

趙知縣心中大喜,他立刻命隨從將“血玲瓏”帶回縣衙。回到縣衙後,他將“血玲瓏”小心翼翼地收藏起來,並命人四處打聽其用法。

然而,趙知縣並未高興太久。沒過幾天,他便覺得身體不適,起初只是頭暈目眩,四肢無力,漸漸地,他開始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讓煤炭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