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改革(第1/2 頁)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這是多少華夏族仁人志士心中萌生過的雄偉目標!而有的人,則致力於將這個偉大而遙不可及的目標變為現實,這個人就是李海洋!
而貝加爾運河的開鑿,只是李海洋一系列治國計劃的第一步!隨後他領帶華夏政府接連從六個方面出臺一系列的措施,對華夏進行全方位的改造。
第一、政治體制重構
李海洋效仿開明專制的模式,建立過渡期集權政府,同時設立了資政院統一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推行憲法大綱,建立廉政公署等現代化公權制度,對各級政府進行監督,同時改變了各級官員選拔制度,結合教育改革,最佳化科舉制度,對於官員的選拔嚴禁暗箱操作和賄賂,而是用科舉制度選拔出大量年輕的優秀人才,充實到各級地方政府,承擔起管理地方事務的責任,這一舉動,也極大的改變了華夏各地政府的風氣和形象,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和井井有條的景象,人才的選拔制度對於國家政體至關重要,如果還是跟數千年以來的沉痾舊疾一樣,各級官員沉醉於貪腐和結黨派,那李海洋會認為自己至今為止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費,不改變華夏的政體,所有的戰場勝利和付出就沒有意義,所以他立志於打破權貴階層對於官員職務的壟斷,讓大量的底層優秀年輕人有向上晉升的通道,官員階層保持良好的流動性和活力,才能承擔起管理國家事務的責任!
第二、經濟工業革命
李海洋力排眾議,整合了上海工業區的各大重工業工廠,建立了華夏江南製造總局,推行官督商辦股份制的改革,去除官僚體系對重型製造業的干預!實行更高自由度的市場化,對重工企業和民營企業進行扶持和技術指導!
在金融方面建立了中央銀行體系,統一調配資金,支援全國主要工業區的發展,同時推出了第一個五年工業化計劃,重點發展能源、電力、鐵路、公路、重型製造業、軍工等方面。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五個重點工業區,分別是,位於遼寧的東北工業區、位於北京附近的京津工業區,位於山東的青島工業區,位於江南的上海工業區,位於廣東的珠三角工業區,以及位於成都和重慶的西南工業區!這五大工業區的建立,將會成為助力華夏經濟和工業騰飛的偉大基石!
第三、軍事現代化
李海洋力主創立新式軍隊,華夏國防軍完成全新改組和持續擴軍,涵蓋了陸海空三軍,以及新成立來的戰略導彈部隊!三軍總兵力逼近百萬的規模!而且未來將會實現全面的現代化和裝備自給,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青島和江南工業區的兵工廠早已經實現了大部分裝備的自產,除了突擊步槍和火箭筒迫擊炮這些單兵武器,其他像是裝甲車輛和主戰坦克,甚至是螺旋槳飛機,都已經走下了生產線,進入了國防軍的裝備體系,大大減少了從現代社會進口的依賴,只剩下航空發動機和核潛艇這種高科技裝備亟待技術突破,不過李海洋已經下令成了華夏飛行研究所和江南潛艇研究局,收集了大量的現代科技資料,重點攻克技術難關,由於李海洋可以從現代社會獲得現成的技術資料,因此新裝備的研發速度突飛猛進,取得關鍵性突破指日可待!
鑑於如今的華夏擁有了廣闊的疆域,對國防力量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在遼闊的北方國境線上,屬於裝甲洪流的天下,李海洋在東北鎮守府和西北鎮守府總共投入了約三十個主力重灌甲師,大量主戰坦克和步兵戰車厲兵秣馬,遊弋在國境線上,守衛著祖國的北部邊境線!
而在東部和南部的海域,有總共四支航母編隊馳騁在西太平洋和南中國海,宣示著華夏的海洋主權!這些強大戰艦,象徵著華夏的鐵血和力量,震懾一切敢於挑釁的外族和宵小!
鑑於祖國遼闊的領空,李海洋力主在華夏各主要城市和邊疆,修建了大量的民用和軍用機場,同時也大力發展民航和軍事航空業,北至外興安嶺,南達爪哇島,華夏戰機的航跡遍佈祖國的凌空,各大鎮守府擁有的螺旋槳戰機和噴氣式戰機數量超過了三千架,已經成為領先世界並且決定性的空中力量!
新成立的戰略導彈部隊目前仍在建設中,但是在李海洋看來,未來世界的局勢風雲突變,華夏在快速的發展,各大西方列強也在大力的進行工業化,其軍事實力必將也會突飛猛進,而戰略導彈部隊將會成為李海洋手中新的王牌,跟華夏海陸空三軍一起,守衛華夏的安全和尊嚴!
第四、教育文化革新
在教育方面,李海洋同樣大力創新,成立了教育部,推行六年義務教育制度,既能保證廣大百姓能夠接受基本的素質教育,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