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世界的問題(第1/1 頁)
“什麼問題?”張明月問道。李海洋清清嗓子說道:
“世界被劃分為兩大陣營並相互對抗的現象,通常源於複雜的歷史、意識形態、地緣政治和利益衝突。首先就是意識形態的不同,簡單的來說就是三觀不合,比如我們華夏文明圈和西方列強聯盟,雙方都堅信自己的制度是“人類終極答案”,覺得對方的存在就是“世界bug”。西方人覺得他們才是人類文明的燈塔,而我們認為華夏文明代表了文明的頂峰。這種“真理之爭”容易演變成“你死我活”——畢竟誰承認對方合理,就等於打自己臉。再者就是地緣政治,突出表現就是瘋狂的搶地盤,大國總想控制關鍵地區(比如石油產區、戰略通道),就像打遊戲搶資源點,奧抱歉說了些你不懂的東西。地球就這麼大,搶市場、搶技術、搶話語權,容易變成零和遊戲。現在西方聯盟在世界上劃勢力範圍,跟我們華夏文明,互相頂牛對抗,本質是怕對方“偷家”。哪怕一個小國站隊,也能讓陣營大佬神經緊張心跳加速:“你投敵了?那我得弄你!”,因為資源是國家賴以維持的關鍵所在,誰掌握了更豐富的資源,誰就能在長期的相持中笑到最後!
第三個問題就是安全魔咒,隨著兩大陣營實力增強,其實都有把對方全滅的能力,就好像兩個同樣強壯但是又互相有敵意的人, 其中一個買把菜刀防身,另外一個立馬買個電鋸:“他肯定想砍我!”接著前一個把菜刀升級成火箭炮,另一個直接掏出主戰坦克… 軍備競賽就這麼螺旋昇天。就比如美蘇冷戰期間,雙方核彈多到能炸地球幾十遍,但越囤越慌,最後反而誰都不敢動手(畢竟同歸於盡套餐不好吃,抱歉又說了你不懂的話),雖然聽上去有些幼稚,但這確實是大國之間博弈最擔心的問題,那就是安全,總覺得對方強大了就會滅了自己(哪怕對方沒這打算)。跟人和人打架不同,打架打輸了鼻青臉腫,住幾天院就好了,但是國家與國家之間對抗競爭,輸了的一方不但政權會直接崩潰,甚至有亡國滅種的風險,所以大國承受不了失敗,因為一旦失敗就意味著滅亡,所以才會拼命的武裝自己,只有確保自己的實力能夠徹底摧毀對方,大國之間才會有安全感,達成微妙的平衡。當然了,最後也不排除某個自認為是天選之子的大國領導人中二病發作,領袖自帶“救世主情結”,比如猶太人的民族優越論,認為自己的民族比世界上其他民族都要優越,是註定要統治世界的存在,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就是正義的化身,成為領導人之後也愛把對抗包裝成“正義使命”。這種個人野心+集體狂熱,能把普通競爭變成“聖戰”,順便讓老百姓跟著熱血上頭。這也引發了很多小國的生存博弈,在大國競爭中,小國經常被迫“選邊站”,比如前不久的我們在雅加達的軍事行動,以及南越戰爭中的代理人對抗。表面看是“主義之爭”,實際是大國把戰場搬到別人家院子。小弟們也不傻:要麼抱大腿換保護,要麼當牆頭草兩邊撈好處。所以大國之間:()帶著現代軍火穿越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