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帶著現代軍火穿越晚清 > 第320章 對侵略者的回應

第320章 對侵略者的回應(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高衙內的恣意人生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國運扮演:漢使怎麼扮演?死這!不是死遁,我只是衝業績!曹賊:家父曹操,請陛下稱太子這個流氓太正經,女帝怒罵大奸臣重生清末之傲視列強!嬌小玲瓏的羋瑤重生大明1635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在萌學園摸魚的日子帶空間在荒年亂世,做個悠哉少爺穿書:不當接盤俠,我要自由從四合院開始的諸天藏寶異界之婉婉復仇記從質子到千古一帝萌學園的保命日常

時隔多日之後,李海洋再次命令特戰隊出擊,襲擊了英軍的補給線,這一次,特戰隊按照李海洋的要求,目標並不是搶奪英軍的補給物資,而是將十幾名跟隨押送的英軍士兵全部抓獲,其中還包括一名英軍軍官,然後李海洋命人用樹木做了一些十字架,將那些驚恐萬狀的英軍士兵捆綁在十字架上,掛在步戰車的尾部,用步戰車拖行著跑到拉薩的城牆下晃悠!當城內的英軍士兵看到自己的同伴被打的半死不活的綁在十字架上的時候,頓時憤怒的無法自制!他們立刻舉槍射擊,但是子彈打在步戰車上卻同撓癢,除非動用火炮,否則單憑輕武器還是很難奈何步戰車裝甲的!這還不算完,李海洋緊接著就命令出動攻擊無人機,飛入拉薩的上空,此時英國佬在拉薩城內為了傳播基督教,已經建立了幾座教堂,李海洋毫不猶豫的下令無人機對這些教堂投彈,將其炸成了一片廢墟!與此同時無人機還繼續對著拉薩城內投放傳單,傳單上寫著對基督教徒的侮辱詞彙,而英軍士兵的基本上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面對這種焚燬教堂侮辱基督教的行為,他們出離憤怒了!在那些下級軍官的帶領下,英軍主力幾乎從城內傾巢而出!面對憤怒的部下們,榮赫鵬上校也是無能無力,無很難繼續約束部隊,畢竟焚燬教堂和聖物對基督徒來說是絕對無法容忍的事情!

李海洋見英軍上鉤了,急忙命令負責誘敵的特戰隊且戰且退,向著拉薩城外二十多里的加藍河谷撤退,加藍河谷一座近乎三面環山的空地,河流在山腳處蜿蜒而行,這裡地勢險要,只有一個出口可供大部隊進出,而特戰隊在退入加藍河谷之後,立刻爬上山坡,利用有利地形構築阻擊陣地!

緊跟著追擊而來的英軍部隊自持兵力優勢,發現特戰隊逃入加藍河谷之後,立刻毫不猶豫衝進了山谷!

五百多名戰士組成的狙擊特戰隊,在山坡上利用機槍和突擊步槍、迫擊炮等火力支援武器,面對著五千多名英軍士兵的圍攻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加藍河谷內槍聲和爆炸聲此起彼伏,山坡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英軍,他們殺氣騰騰的端著步槍,向著山坡上的特戰隊陣地衝鋒,而在山腳下,英軍的山炮和機槍,也在拼命的朝著山坡上射擊,為步兵的衝鋒進行火力掩護!

面對著十倍於己的敵兵,負責狙擊的特戰隊毫無懼色,他們頂著英軍的炮火奮力反擊!猶如一塊磁鐵,牢牢的將英軍吸引住!

“大人,特戰隊的弟兄們人數少,敵人兵力太多,這樣打下去會被敵人吃掉的,讓我帶著支援部隊上吧!”萊丁色代本著急的說道。

李海洋麵色冷峻的搖搖頭:“時機未到,再等等!”

現在雖然英軍的主力已經進入了加藍河谷,但是作為僕從軍的一萬多印軍,此時還正在戰場之外徘徊!如果不能把他們一起引入包圍圈,再想圍殲他們就難了!

河谷內的戰鬥進行的越來越激烈,榮赫鵬上校見前線英軍始終無法吃掉敵人,而且傷亡較大,於是立刻命令前線的英軍撤出戰鬥,休整之後再繼續作戰,同時命令河谷外的印軍進入戰鬥,接替英軍繼續進攻,但是沒想到印軍的組織極為混亂,他們毫無章法的行軍湧入了河谷,不但沒能進入陣地,反而跟後撤的英軍迎面撞上,導致山谷之中一片擁擠和混亂。眼看著英軍和印軍在山谷中行動緩慢,李海洋立刻敏銳的抓住了這個機會,早已經埋伏在山谷外的sr-5火箭炮陣地,馬上進入戰鬥狀態!隨著一聲令下,火箭炮上巨大的炮管高高豎起,轟鳴而動,熾烈的火光瞬間點燃了天際,一枚枚火箭猶如流星般劃破長空,帶著令人窒息的速度向著山谷內的英軍和印軍飛去,只聽轟然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隊伍中爆發出一團耀眼的火球,緊接著濃煙滾滾,方圓幾十米的距離內,英軍和印軍士兵直接被炸成了碎肉四散而飛,被這突如其來的爆炸所震撼,英軍和印軍士兵們急忙驚慌失措的潰逃,但是一枚接著一枚的火箭彈落地,猶如天女散花,地毯式的轟炸直接將整片山谷所籠罩,讓他們逃無可逃。

李海洋就站在高地之上,目光如炬,注視著整片戰場,火箭炮的特點就是量大管飽,在短時間內密集發射大量的火箭彈,讓敵軍還來不及作出反應,就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山谷內濃煙瀰漫,爆炸聲此起彼伏,這一波火箭炮齊射,是對那些侵略者最有力的回應。

sr-5火箭炮叢集傾瀉完炮彈之後,就立刻撤出了戰鬥轉移陣地,接下來數千名早已經埋伏在山頂的華夏國防軍戰士,以及萊丁色代本率領的五百多藏兵,也尤如猛虎下山一般對著山谷內的殘餘英軍和印軍發起了衝鋒!此時英軍和印軍被火箭炮打擊的傷亡十分慘重

目錄
這個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孫朱雄英一個農家子的逆襲之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