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諸子百家的發展(第1/4 頁)
公元前224年,秦勍兩朝的首屆聯誼運動會,即將開幕。
在過去籌備的幾年時間裡,兩朝在民間進行了運動員海選工作。
嬴政和宋坤都很重視這盛大的賽事。
秦朝一共篩選出500名運動員,勍朝由於人口較少,只有200多名。
兩朝運動員人數差異巨大,興許與宋坤制定的高標準有很大關係。
在此次運動會中,墨家子弟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場館是他們設計承建的,比賽道具也是他們改造的,可謂是出盡了風頭。
儘管秦朝沒有刻意的罷黜百家,隨著大一統後,有許多學說已經漸漸的淡出視線。
比如說縱橫家,都和平統一了,你還縱橫個啥?
縱橫家學子為了生存,只能北上尋求謀生。
十分意外的,宋坤對他們很感興趣。
縱橫家,其實可以從事外交行業嘛。
把他們安排到西方,讓那群西方政權分化勢力,自己打起來也是極好的。
宋坤是這樣想的,但是現實中,根本辦不到。
他安排了一大群縱橫家出國,去塞琉古王國,羅馬和馬其頓,收穫甚微。
因為那邊的人種,長得與華夏人相差甚遠,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是異族,怎麼可能輕易地受你蠱惑?
再加上語言表達不通,你跟人家講“之乎者也”。對不起,真的聽不懂。
縱橫家學子憋屈的很,只好回到勍朝,等候後續安排。
……
不過,除了墨家之外,還有另外一家,崛起速度令人咂舌。
那就是名家。
名家子弟,放在後世來看,就是一群律師。
因為秦勍兩朝的法律,都允許上訴,為了打官司有勝算,民間開始聘請熟讀律法的名家子弟,為其辯論。
這個就業範圍非常廣泛,不僅能在秦朝找到工作,北上之後,勍朝百姓也有需求。
得益於兩國的口語都是雅言,除了官方文字有些許差異之外,其他並無二樣。
名家可謂是混得風生水起,讓其他家子弟羨慕不已。
聰明人已經開始投靠名家了。
什麼?你還在學儒家?有屁用啊?能掙錢不?
農家一直以來都屬於悶聲發大財的那種,他們北上勍朝,也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自從宋坤在大草原大力推廣耕種之後,源源不斷的有農家子弟北上,教導遊牧民族耕田。
而道家和陰陽家,這兩家開始聯合,搞出一套風水學,到處給人占卜,從事喪葬行業,日子倒也活得滋潤。
原本是百家三大家的儒家,倒是在盛世中漸漸沒落了。
嬴政雖然按照韓非所言,搞了套儒皮法骨,但是他因為扶蘇,所以對儒家文化,有些排斥。
儒家子弟沒有辦法,只好舔著臉,去找死對頭道家,希望能合作一下。
可是道家正與陰陽家處於蜜月期,怎麼可能讓第三者插入?
不過好在,勍朝的教育行業遠比秦朝要興盛得多,所以儒家子弟北上之後,倒也不至於餓死。
宋坤對儒家保持觀望態度,他在考慮,要不要引進董仲舒新儒學,方便自己統治。
……
不知為何,宋坤又想到了先前嬴政給他寫的信中,提到的那個問題。
是啊,秦朝的矛盾,可以透過歷史教訓去解決,可是他自己的勍朝呢?
又該如何是好?
宋坤十分清楚,目前勍朝的內部穩定,全靠他這個騰瑞單于的個人魅力。
萬一有天,他死了,那子民們,還會不會像擁護自己那樣,去擁護他的兒子們。
拋開獨孤華、獨孤夏和宋言唸的個人能力不談,勍朝子民會如何看待他們三個呢?
所以,宋坤才會想到,要不要用漢武帝那一套,來維護王朝穩定。
後世人都在罵董仲舒,他做的事雖然有點損,但對於統治者來說,卻是行之有效的。
以特別小的成本,去教化,去愚民,去熄滅百姓想要造反謀求利益的想法,這不好嗎?
只能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如果,秦始皇在世的時候,他也推出新儒術,會有怎樣的效果?
可惜歷史沒有假設。
宋坤確實是有過一絲絲念頭,想要做出一個違背祖宗的規定。
他也是人,勍朝那麼大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