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本想輔佐始皇,被迫成為匈奴單于 > 第350章 陵墓選址

第350章 陵墓選址(第2/5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命運冠位指定:冠位虛構史學家四合院:重生獲得超級金手指木葉:宇智波極端?獻上忠誠!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庶子逆襲:蕭逸塵的權謀征途與愛穿越到古巴比倫建國手握百萬鐵騎,你說朕是反賊?古鐲通時空,假千金嬌養江陽王贏翻了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什麼?我一個科研人員成皇子了?直男穿進ABO靠裝A升級美貌在葉羅麗當美強慘的日子全族被貶,北荒糧滿倉昏君啃樹皮明末之我若為王坎特洛特高中的倒黴偵探三國:從打猛虎,救皇后開始學名張好古關於鼬不僅是弟控還是兄控這件事大秦:天幕直播我爭奪天下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

石,比如說花崗岩。

綜合來看,天山只適用於開鑿小範圍的墓穴,而不是大面積的陵墓。

拋開施工環境不談,施工難度依舊比中原墓葬要難得多。

“單于,我記得,好像在伊吾附近有墓葬群,也許可以去看看。”

獨孤葉爾這句話,很快就被真丁丁反駁:“你這是什麼話?偉大的騰瑞單于,豈能與他們為伴?”

“我這不是建議嗎?中原有句古話,土宜天時,百物行治,依山傍水,日月流光。”

“那個地方能起這麼大的墓葬群,應該是有說法的。”

秦朝時期,還沒有風水學的說法,但是,已經開始漸漸形成。

在《周禮》裡寫著:“以土宜之法,辦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卸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鳥獸,以毓草木。”

這就是早期的相宅術。

時間來到秦朝時期,民間融合了諸子百家的思想,特別是儒家的孝道,厚葬之禮漸漸興盛,也就帶動了風水學的發展。

道家、陰陽家和縱橫家等學說,提供了理論基礎,經過多年發展,風水學最終在宋朝達到巔峰。

......

比如說秦始皇陵,絕對是經過堪輿大師的精心選址。

拋開風水學不談,在驪山大墓東邊10公里外,是秦東陵園。

那裡埋葬著嬴政的高祖母宣太后、曾祖父秦昭襄王、伯祖父秦悼太子、祖父秦孝文王、王父秦莊襄王。

根據秦國“以坐西向東唯尊”的禮制,驪山無疑是非常合適的選址。

秦國陵墓通常都是東西走向,與後來的“坐北朝南”格局有很大的不同。

其次,秦始皇陵所在的驪山,剛好處於中幹龍的龍脈上,大概在龍眼處。

網上有一些風水陰謀論,說驪山大墓是給秦始皇挖的一個坑。

個人不太贊成這種說法,因為秦始皇陵在嬴政13歲登基的時候,秦王政(公元前246年)就開始修建了。

如果真如他們所言,風水大師下局讓秦朝二世而亡,說明大師有預見未來的能力,不是最應該阻止統一六國嗎?

秦始皇陵的風水,絕對是利好後人的,不可輕易破壞。

否則的話,早就像乾陵那樣的結局了。

當然,如果有人說,秦始皇陵本就是個垃圾風水格局,沒必要理會。

只能說,你太年輕了。

別說古代帝王陵墓了,但凡哪座山看起來比較奇特,第二天山上就多了根電線杆,山下就多個魚塘,你信不信?

......

說回宋坤的陵墓選址,天山,巧了,也是在龍脈之上,屬於北幹龍。

崑崙山是堪輿家們公認的萬山之祖,龍脈之源,根據其山脈走勢,分為北幹龍(艮龍)、中幹龍(震龍)、南幹龍(巽龍)三條龍脈。

宋坤還是堅持他的選址,至於什麼墓葬群,他根本不關心。

天山這個地方,絕對安全,甚至比驪山大墓還要安全。

埋葬之後,只要銷燬一切相關文獻,以及知情者,絕對不會有人想到,這酷寒之地居然還會藏著個帝王陵墓?

而且,盜墓難度那是相當的高呀。

首先,海拔3800米,一般人真的承受不了。

其次,這個高度年均氣溫達到零下10度,最冷時甚至有零下30度。

盜個墓而已,沒必要把命丟了吧?

當然,相對而言,挖掘難度也是極高的。

在挖掘途中死人,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宋坤又猶豫了,他實在不希望,子民因為幫他挖墳而無辜犧牲。

“要不,別弄那麼高?”

哪怕達不到3800米的海拔,2000米也可以呀。

他這個決定,卻遭到獨孤葉爾一眾大臣的嚴重反對。

在他們心裡,既然要建陵墓,就要不顧一切的,為單于建一座高規格陵墓。

有什麼難度?自己克服一下。

宋坤拗不過他們,只好應了下來。

......

當日下午,史上獎勵最豐厚的懸賞任務,釋出了。

“什麼?為偉大的騰瑞單于修建陵墓?”

“只要能堅持十日,就可加爵三等?券若干?”

“這麼多券,能換好多東西呀。”

“不就是十日嗎?簡簡單單!”

這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快穿之反派boss請上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