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姬丹,如你所願,希望你別嫌刀太重。(第3/4 頁)
雖然說,秦國搞出一個什麼郡太守,由原來的趙韓舊臣擔任,看似權力巨大,看似風光無限。
但是沒過多久,又成立了一個什麼鈞都府,以此壓制太守。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根本就是秦王的一個陰謀詭計。
誰信誰傻逼!
趙韓兩國的王公貴族,全部銷聲匿跡,至於他們去了哪裡,懂得都懂。
可是又沒有證據,可以證實這些人是被秦國所殺害。
目前已知,趙韓兩國的舊臣均被遷往北疆,西伯利亞農家樂,跟死了沒區別。
至於韓國王室,則是被安排到西域放羊。
匈奴彷彿成為了秦國的流放之地,好一個不粘鍋秦王政。
這就意味著,站在這裡的群臣,與魏國王室,實際上都是利益共同體。
生則生,亡則亡,要死一起死。
正因如此,燕國的大臣才沒有上當,他們寧願選擇歸隱山田,也不願意叛國為秦軍開路。
這一招離間計,已經不攻自破了。
......
魏國朝堂死寂許久,君臣無一人說話。
終於,有大臣魏茽莧開口。
“大王,臣覺得,既然大魏危在旦夕,那麼,何不主動出手?”
魏王增皺眉:“你想如何出手?”
“眾所周知,蜀地一直是秦國疏於管理之地,然而蜀地的農業又非常發達。”
“當年,司馬錯伐楚,曾率領巴蜀眾十萬,大舶船萬艘,米六百萬斛,浮江伐楚。”
“可想而知,蜀地的糧食豐腴,水道便利,養活了大半秦人。”
“倘若——”
魏王增身子前傾,眯起雙眼好奇問道。
“倘若如何?”
魏茽莧語氣冰冷的說道:“倘若,我魏國派人將蜀地的大堰破壞掉,下游秦人將死傷數十萬,良田盡覆。”
都江堰,李冰建於秦昭襄王嬴稷後期,組織岷江兩岸人民修建。
“嘶——”魏王增倒吸一口冷氣,這一計,好毒!
有大臣反駁:“魏茽莧,如此傷天害理之事,你也好意思提出來?”
魏茽莧笑著反駁道:“雖有傷天和,那又如何?”
“兩國交戰,拼的是你死我活!誰跟你談仁義道德?”
“難道,犧牲的魏武卒,他們的命就不是命嗎?”
另一位大臣反駁:“可是,秦軍入境,何時虐殺過當地黎民?你又何必殃及蜀地黎民?”
魏茽莧反問道:“你有何證據,秦軍沒有虐殺?”
“若是沒有虐殺,那為何攻燕之時,燕人紛紛逃離故土,遷往北疆或齊國?”
“難道他們不知道秦軍到底是狼是虎嗎?”
魏茽莧的提議,受到了朝堂之上許多大臣的怒罵。
魏王增右手食指請打王座,他在衡量利弊。
群臣爭吵累了,他們齊齊望向魏王,希望能得到對方最終的答案。
魏王增默了默,最終,眼神望向魏茽莧。
“就依你所言吧,破壞大堰!水淹蜀地!”
“???”
“大王,不可呀!此舉實在是,人神共憤......”
魏王增淡淡的瞥了眼那人:“孤做事,何時輪得到你來指指點點?”
不少大臣失望的搖頭。
春秋戰國時期,崇尚君子之風,這樣做,很顯然不是君子所為。
......
蒙武屯兵於上黨區域,當他收到“燕國已亡”的訊息,立即動身,率領二十萬大軍北上,即將攻魏。
打算與王翦來個南北夾擊,打魏國一個猝不及防。
然而,令蒙武沒想到的是,首戰居然打得如此艱險?
魏武卒並非等閒之輩,被譽為戰國黃埔軍校的魏國,依舊人才輩出。
而這一次,人才,留在了魏國。
蒙武站在城牆下仰望,不知為何,城牆上的一名年輕將領,大約剛及冠之年,他似有所感,低頭與其對視。
“你到底是何許人物?”蒙武從對方的衣著可以看出,此人應該就是本戰的主帥。
年輕將領舔了舔嘴唇,做了個抹脖子的手勢,臉上的表情無比囂張。
此舉差點讓蒙武氣得吐血!
但是,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秦軍第一次遇到如此棘手的戰爭。
魏軍好像找到了對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