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水淹大梁,滅王公貴族(第3/4 頁)
是,染紅了土地。
眼前殘忍的一幕,讓魏王增雙腳顫抖,大小便失禁,癱軟在地。
蒙恬命人將殘屍丟到他們面前,笑道:“剛才這人說謊了,所以被處以極刑。”
“接下來,我將隨機抽取幾人詢問,如果不老實回答,你就成為下一個他。”
此話一出,讓不少人內心動搖。
五馬分屍的死法太過殘忍,想想就覺得頭皮發麻。
很快,一名王室公子跪下來,將真實身份交代。
蒙恬有些遺憾,本來還想再玩玩的,沒想到他們這麼沒有骨氣?
他早就知道這群人肯定是逃跑的魏國王室,故意殘忍虐待,是幫蜀地受害黎民狠狠地出了口氣。
“來人,在他們身上綁著巨石,全部沉入河底。”
“???”魏王增眼神驚駭,他連忙大呼,“你們秦人不講信用,不是說好的,放過我們嗎?”
蒙恬歪著頭,疑惑不解的反問:“你哪隻耳朵聽到我說,放過你們的?”
秦卒將穿著華貴的王室人捆綁,而那群魏武卒卻放過了。
“你們,可願加入秦軍?”
“是生是死,全憑自己。”
“算了,還是殺了吧。”
“???”
“你們,知道得太多了,我不放心。”
對待敵人,千萬不要仁慈。
對待百姓,切記不要粗魯。
這是姑父教他的道理。
魏王增被押赴江邊的時候,他看到滾滾東逝水,心中的悔意無以復加。
回首往昔,他執政一直小心翼翼,不敢怠慢。
曾經有過努力,只是魏國早已是羸弱之軀,他有心無力。
自從趙韓燕滅亡之後,魏王增就知道,魏國終將走上他們的末路。
只是,沒想過這一天會來得如此之快。
早知道,就不聽從奸臣讒言。
如果他沒有派人破壞秦國都江堰,或許他還能留得性命。
“孤命休矣。”
魏王增突然釋懷,歸根結底,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只是,他想不明白。
這個天下,為何最終會姓秦?
在戰國初期,魏國是當之無愧的中原霸主,更有七十二戰無一敗績的輝煌歷史,甚至佔據河西之地,險些滅秦。
可惜,當年的魏國君主,看不上秦國那片苦寒之地。
時光荏苒,滄海桑田。
魏國從曾經的中原霸主,衰落成一隅之地,更不是秦軍的一合之敵。
也不知道,魏國曆代先君在天之靈,悔不當初嗎?
魏王增緩緩閉上了眼睛,任由秦卒一腳踹下江。
沉入江水的時候,他沒有任何掙扎。
如果他的英勇就義,可以贖罪的話,可以獲得列祖列宗的諒解。
或許,值得。
......
魏王既亡,不過秦軍封鎖了訊息,秦軍根本不屑於攻心之戰。
引水渠一個月後完工,江水順著溝渠聚集到大梁城外。
水,漫進了大梁城中。
街道上浸滿了水,城中居民恐慌不已,紛紛自救。
魏武卒們不知所措,下一步應該怎麼做?
秦軍趁著夜色,攻佔了大梁城的西邊城門。
立下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
【歸順大秦,鬥水活鱗】
王翦如履薄冰,他擔心肆意屠戮大梁子民,會引得秦王暴怒。
他一直是個有大智慧的人,會做人情商高,又懂得急流勇退。
於是,他派人在大梁城西門勸降。
“只要真心投靠大秦,可免除一死!”
此番口號喊出去後,立即引得大批黎民的積極響應,在西門排起了長龍。
先秦時期的老百姓,對於國家的忠誠度很低,哪裡可以生活得好,就會在哪裡紮根。
有不少魏國官吏想渾水摸魚,卻被精準的揪了出來。
相對於普通黎民,貴族的危害性更大。
在生死危機之前,他們並非真心歸順。
一旦天下太平,失去了特權的他們,容易滋生逆反心理,是個不穩定因素。
寧殺錯,不放過!
民可收,貴,絕不可留!
......
洪水浸泡了大梁兩月之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