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張良,卒(第2/4 頁)
國人偷雞摸狗,不要臉,卑鄙小人!”
“將軍,我罵完了。”
“哈哈哈。”蒙恬叉著腰大笑,引得一眾秦卒跟著笑起來。
張良為了不露餡,他只好附和的笑笑。
弱國就是這樣,哪怕被羞辱,也不能還口,因為沒有資格。
韓國已經亡了,張良無家可去。
他原本打算,從魏國逃跑,一路南下去投奔楚國。
如果按照正史的走向,張良將在27年後,帶著聚集而來的一百多人,扯起反秦的大旗。
在南下投靠景駒的途中,剛好遇到了劉邦的起義軍。
然而,他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被篡改。
張良已經沒有機會再見到劉邦了,因為,王翦不可能放任他離開。
......
王翦思索半天,終於想起對方的名字。
“你叫張良?父翁是韓相張平?”
張良瞳孔一縮,他很快就鎮定下來,搖頭回道:“將軍認錯人了,小子哪有資格賦姓?”
“是嗎?”王翦一把抓住了對方的手。
“你,不認得我?”
張良躲閃著目光,不敢對視。
如果是27年後的他,絕對不會懼怕,可惜,現在他太年輕了,不夠老道。
“看著我!”王翦淡淡道,緊緊握住張良的手腕。
張良吃痛,只好被迫的望一眼,很快又收回。
王翦放開他,笑道:“你知道,一個人說假話的時候,會是什麼模樣嗎?”
“小子不知,還望將軍解惑。”
“就是你這樣的。”
張良皺眉,他不明白,自己哪裡漏了餡?
“帶走,擇日行斬。”
聽聞這一句話,張良徹底慌張。
“將軍,你這是,何為?”
“將軍,秦王有言,不得濫殺黎民!”
王翦沒有說話,蒙恬倒是有心情跟這人聊兩句。
“黎民?你可不是黎民呀,你的臉上刻著秦國隸臣烙印,永世為秦國奴役。”
“而你身為隸臣,卻私自逃竄到魏國。”
“雖然不知道你到底是如何逃出生天的,但按秦律,當斬!”
“且慢!”王翦喊住秦卒,他緩緩轉過身走去。
張良還以為自己得救了,卻沒想到,下一刻他看到了自己完整的身體。
“免得夜長夢多,就地處決吧。”
張良瞪大了雙眼,他看見蒙恬摸向了他的身子,從中拿出一塊木牘。
而木瀆上面,寫著《太公兵法》的存放之處。
他居無定所,只好將其存放在幽閉之處,為了防止遺忘,寫在木牘之上。
張良正準備返還取回,不知道是不是命運作祟,他走了一夜,都沒走出此地。
就連,最後的遺產也要被秦國奪走了嗎?
不要啊——
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提前迎來了生命的終結。
這一世,他沒有機會再遇到一生中最大的貴人,也沒有機會徹底施展平生所學,更沒有機會封侯拜相,名留千史。
一個卑微的秦國隸臣,斬了,也就斬了罷。
從今以後,“張良”這個姓名在史書上被徹底抹去。
他的死,無聲無息,甚至連宋坤都不知道,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
匈奴,伊吾——
半夜,宋坤猛然驚醒,他拍了拍腦袋,不禁懊惱。
“壞了,我好像忘了漢初三傑。”
在宋坤的理解下,劉邦雖是魅魔,但不足為懼。
況且,倘若天下沒有大亂,就劉邦那種性格,不太可能會主動起義。
歸根結底,他也是被逼的。
如果不是因為護送一批役徒前往驪山修築秦始皇陵,還沒到半路就逃跑許多人,劉邦也不會破罐子破摔。
而漢初三傑,蕭何是個治國人才,而且他本是黔首,入仕秦朝,自身與朝廷沒有什麼深仇大恨。
蕭何只是順著時代的潮流而為,並不是主動反秦。
至於韓信,估計現在還穿著開襠褲到處溜達。
宋坤沉吟道:“可是,張良不一樣!”
眾所周知,張良出生在韓國貴族之家,三代為相。
從小耳濡目染的張良,對於韓國有多麼忠誠,我們不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