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武川(第2/3 頁)
的草原騎兵。
這個時代的軍隊,在戰爭時對異族襲擾成性,燒殺搶掠都是家常便飯,而騎兵消耗的糧草物資,多要靠行軍路上就近補給。
朔方軍霸道慣了,安思順大軍北征,沿途定有不少部落遭了殃。
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安思順北征的赫赫武功之下,有多少遊牧部落深受其害,就會和多少部落結下深仇大恨。
李俊心想:安祿山的部下和阿思布發生衝突,卻讓安思順率軍征討,好一招禍水東引的毒計!
進入草原深處,草地也開始漸漸稀疏。眾人時常會見到些零星的沙地,老兵說,就快要到北方的大漠戈壁了。
部落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從剛開始的一天會遇到三四個部落,到現在,一天最多能遇到一個部落。
就在李俊出兵第十二天晚上,落腳的部落告訴他們,就在四天前,他們要找的商隊剛剛經過這裡,又繼續北上了。
第二天一早,老兵的夥長跟李俊說,據他多年在草原行走的經驗,他們當晚肯定要在野外安營紮寨了。因為再往前走,會出現一個岔路口。
左側一條路通向西北,經過大漠通往回鶻人的地界。右側一條路通向東北,最終會通向契丹人和蒙兀室韋的地界。
所以,為了順利摸清盧平商隊前進的方向,六個老兵會在岔路口分兵,朝兩個方向快馬斥候。
順利的話,最多兩天可以摸到商隊的所在。
所以,從現在起直到岔路口的露營地,少戎軍的少年們,就要自己照顧自己了。
其實十多天的路程走下來,李俊他們已經學到了很多東西。
比如說,在草原部落過夜的時候,吃飯、飲水、休息、輪崗、放哨該如何安排;再比如,路上遇到下雨的時候,怎麼尋找合適的營地,營地又該如何佈置;又比如,有些同伴水土不服,吃壞肚子了該怎麼照料;還有比如,路上遇到小股的匪徒和狼群,又該如何應對。
這一行下來,和老兵們相比,李俊承認,自己的小隊仍然是稚嫩的雛兒。但與出發前的少戎軍相比,現在這支隊伍,已經有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
李俊自信,真遇上小股的敵人,憑藉著他們三個夥的隊伍,是有一戰之力的!
日頭快要落山的時候,老兵所說的岔路口到了。
只有常年在草原上行走的人,才能認得出來,草原上所謂的路和岔路是個什麼東西。
和內地的道路不同,草原上的路其實更多是一種痕跡。確切的來說,是指在一個區域內,相對密集的羊糞、馬糞和起落帳篷時留下的印記,以及牛糞被人從草地上扒起來時,留下來一個個類圓形印跡。
對一個沒有在草原上生活過的人來說,牧人所說的路和路口,尋常人是根本注意不到的。
所以,深入草原,沒有長期生活在草原的牧民或嚮導的指引,無論是大隊的騎兵還是小股的商隊,都極容易迷路,進而迷失在茫茫大草原之中。
如果不幸偏離目標,想要再繞回原定目的地,動輒繞行幾百上千里路都不稀奇。
如果遇到了斷水、斷糧,那麼人和馬就會生病;如果遇到了暴雨和冰雹,物資就會受損,馬的蹄子會被泡壞;再嚴重點遇到馬匪和狼群,幾十人的商隊,頃刻之間,就被獠牙和利刃撕個粉碎。
所以,在草原的深處,漢人商隊能用一大塊磚茶,換來遊牧部落的好幾只羊,就是因為茶馬之路自古以來風險極大,是一條用人命和銀子堆出來的帶血的商路。
而豐州城之所以商業興盛,就是因為,一旦從這裡出發,就意味著馬上就能進入了草原了。
豐州城周邊的草場和耕地,大多歸邊塞駐軍和本地豪富所有。所以,豐州城內多的就是,敢在刀口上舔血的失地牧民,和退伍老兵組成的幫派。這些人會收取不菲的費用,給來往於草原和邊塞的商隊,提供嚮導和護衛的服務。雖然掙錢不少,但若是遇到了大股馬匪的襲擾,照樣會把小命給丟了。
對於草原部落來說,如果遇到大軍征戰,部落內的糧草和牲畜被軍隊強行徵用了,就只能想辦法,從別的部落和商隊身上搶回來。
雖然,草原各族預設輕易不碰商隊,甚至在很多時候,還會主動為商隊提供嚮導、幫助和護衛。
但人的天性註定了,一旦走投無路,註定會走上燒殺搶掠的路子。而燒殺搶掠的惡行是會上癮的,輕易不會收手的。
所以對有些商隊來說,前一年去交易的部落還是好朋友,但是第二年的時候,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