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糧食霸權 中(第2/2 頁)
【套路的第二步,2003年美國突然以貿易逆差為由開始對中國的紡織品加徵關稅。
那時候中國還十分依賴紡織品出口,所以加徵關稅不能接受,美國提出中國如果能多買點兒美國大豆,那關稅的事可以談。】
帝王們:果然是有其他賺錢的生意做。
【國內糧油企業一聽,這不正好嗎,趕緊組團赴美洽談。而與此同時,美國農業部宣佈因“極端天氣”等原因導致大豆減產。
但其實,2003年,美國大豆不但沒有減產,反而是個豐收年。】
古人們:有詐,那些商人被坑了。
商人們:嗶——太奸詐了,堂堂一個國家出來行騙。
【半年時間,美國大豆的價格從540美分\/蒲式耳,漲到1060美分。
總之,在多方面的因素之下,(2004年)中國糧油企業以4300元\/噸的價格,在最高點買入了800萬噸美國大豆。
然後,中國企業前腳剛走,全球大豆價格下跌低50%,運輸大豆的船還在太平洋上呢(中國)就已經虧損了170億。】
古人們:嗶——本以為詐騙式漲價已經很可惡了,沒想到還嗶——嗶——搞這一套。
商人們:我嗶——嗶——嗶——
財臣們:(噼裡啪啦打算盤)他們花這麼多錢,每年用這麼多豆子,都是榨油的?後世可真能吃油。
【結果這一把,連續20年的中國農產品貿易順差,在當年出現了46億美元的逆差。
咬牙高價買進美國大豆的榨油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產品價格自然就下不來,艱難維持,而徹底沒錢購買大豆的企業,只能毀約並賠償美方的20%違約金。
美方便以此為由直接封停對中國企業的的原料供應,同時,國際糧商開始向中國低價傾銷成品油。
這樣上游原材料沒有了,下游產品又被進口產品傾銷擠壓,國內企業雪上加霜,直至資金枯竭,債臺高築。】
商人們:太嗶——嗶——陰了,這Abcd背後要是沒有美國支援,我直接倒立吃屎!
財臣們:這順逆之差,順差應當是我方收入大於支出,逆差是支出大於收入。
帝王們:好像懂了為什麼叫糧食戰爭,對方想先用價格優勢把本國的食用油產業搞死,原材料和成品都把握在他們手裡,然後怎麼定價就全靠他們了。這還只是大豆這一項,如果擴大到所有糧食,後果不堪設想,是一種另類的齊紈魯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