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燕王進京驚二傻(第1/2 頁)
“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這簡短的一句話,也暴露了朱元璋對於死後之事的憂慮,顯然在這位大帝心中,是不放心的。
這句話的用意再明顯不過:“朕若駕崩,爾等藩王務必留守封地,不得進京奔喪,朕心有不安。”
所以朱元璋的心中,也是十分相信老朱家這些藩王們的,他認為這些藩王是維繫老朱家統治的基本盤。
所以在朱元璋駕崩之後,年輕的朱允炆毅然決然地執行了這一遺囑。
然而,這份遺囑的適用物件卻只有一個——朱棣。
其他的藩王們,無論是出於真心還是假意,都紛紛哭著進了京師,唯獨朱棣被攔在了門外。
朱允炆的這種差別對待,無疑是對朱棣的忌憚和打壓。
在那個禮教森嚴、孝道至上的時代,這種區別對待無疑是對朱棣名譽的嚴重打擊。
朱棣作為一代雄主,自然不甘心受此屈辱。他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決心要為自己正名,為自己爭取應有的尊嚴和地位。
於是,朱棣開始了他的反擊之路。他接到訊息後,立刻騎乘快馬,日夜兼程向南疾馳。
當他抵達淮安時,卻被無情地攔下,他只能就開始痛苦不已,幾近昏厥,但仍苦苦哀求能夠進京奔喪的表演。
然而,他的請求最終還是被拒絕,無奈之下,他只好讓三個兒子代父盡孝,以此表達自己對父親的孝心和對皇室的忠誠。
從接招奔喪,到淮安被攔下,朱棣就明白他的這位好侄兒,對自己的態度了。
但是他清楚的知道,在這個時代,一個失去了孝道名聲的人,是受到鄙視的。
所以這一系列的操作,不僅讓朱棣在天下人面前展現出了自己的孝心和委屈,更讓朱允炆的所作所為顯得如此不堪。
朱棣用實際行動告訴世人:他並非不孝之人,而是被朱允炆的無情打壓所迫。他的名聲因此得到了挽回,同時也為日後的反擊埋下了伏筆。
朱允炆的這波騷操作,可謂是盡顯其狹隘的格局。
作為一國之君,他本應胸懷天下、包容萬物,然而他卻因忌憚朱棣而做出瞭如此不堪的舉動。
他的心胸之狹窄、氣度之短小,可見一斑。
而朱棣則不同,他胸懷壯志、氣吞山河,他深知皇者之胸襟應上啟天、下括地,囊括寰宇、天下存乎一心。
他不會被眼前的困境所束縛,更不會因朱允炆的打壓而屈服。
從朱允炆這一系列的事情表現來看,他已經認清現實了,這位新皇顯然沒有容人之能的。
所以他決心要打破這束縛,為自己、為家人爭取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朱棣的千里奔喪破局之舉,不僅讓天下人看到了朱允炆的狹隘格局,成功的邁出了自我救贖的第一步。
想到這裡的朱允炆,對於曾經的朱允炆幾乎白痴的操作,現在的朱允炆也表示無語問蒼天。
他痛其不爭、哀其可憐,深知自己曾經的錯誤給大明帶來了多大的災難。
他長於婦人之手、成於深宮之處,缺乏足夠的政治智慧和決斷力。
而後又被一幫腐儒忽悠得找不著北,導致國事仰於二人、國策靠臆想、施政靠祖宗、打仗靠名聲,這樣的朝廷,焉能不敗?
看著坐在龍椅上發呆的朱棣,黃子澄帶著一絲的緊迫感,不得不硬著頭皮出聲道:
“陛下,此時召燕王入京,豈不是朝令夕改,前後矛盾,有損國朝威嚴,於陛下天威有損啊”黃子澄憂心忡忡地勸解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急迫。
朱允炆微微蹙眉,似乎也在考慮這其中的利弊得失。
他嘆息一聲,緩緩說道:“前令頒發,固然是遵照太祖遺詔行事,但當時諸王尚未入京,情況有所不同。
如今諸王皆已抵達京師,唯獨燕王在外,若是不召其入京,只怕會引來天下人的非議。
再者,仁孝禮儀乃是國朝之根本,燕王作為諸王之長,理應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雖然此舉可能會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但朕相信,天下人會理解朝廷的苦心,或許還會因此傳頌一段佳話。”
齊泰在一旁聽得直皺眉頭,他深知燕王的威望和在軍中的影響力,不禁擔心起來。
他一臉焦急地說道:“陛下,萬不可心懷仁慈啊!燕王多次征戰漠北,軍中威望極高,許多勳貴都與他交情匪淺。
若是讓他回京,難保不會讓京師人心浮動,引發禍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