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謙儒學院(第1/2 頁)
辰時。
新年的熱鬧喧囂已然早已散去,皇宮內外的喜慶氛圍也在時光的流轉中慢慢淡去。立春過後,萬物即將復甦,而對於大尉各個州郡的學子們來說,也即將迎來放榜的重要日子。
這一日,貞啟帝端坐在御書房內,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下斑駁的光影。他的面前,擺放著此次科舉考試的榜單,密密麻麻地羅列著各個州郡脫穎而出的學子姓名。貞啟帝的目光逐行掃過,眉頭卻漸漸皺成了一個“川”字,眼神中透露出明顯的不滿。
在御書房的下方,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範洪武和於九恭敬地站著,二人微微低頭,大氣都不敢出。整個御書房內,安靜得只能聽見貞啟帝手指輕輕敲擊桌面的聲音,氣氛壓抑得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良久,貞啟帝緩緩放下手中的榜單,深深地嘆了口氣,聲音中帶著幾分失望與感慨:“整整近百名上榜的學子,竟然沒有一個女子的名字。難道我大尉就只能靠男人來支撐門面嗎?這成何體統,簡直是莫大的恥辱!”
於九聞言,急忙抱拳,躬身行禮,態度十分恭敬:“陛下息怒,此次開年大考,參考的一千名學子之中,僅有二十名是女子。可惜的是,這二十名女子最終全部落榜。臣對此也深感無奈。自陛下頒佈女子也要入學接受教育的旨意以來,確實有不少女學子踏入私塾,然而,封建思想在民間根深蒂固,至今仍有諸多頑固的觀念未能被徹底打破。”
貞啟帝聽後,雙手背在身後,在書房內來回踱步。他的步伐沉穩卻又帶著幾分急切,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著改革的艱難之路:“我大尉不能只有男子在學識的道路上獨自前行。學識,乃是每個人成長的必修課,無論男女,都理應被允許接受知識的滋養。朕要讓大尉的每一位子民都清楚地知道,女子的人生,絕不僅僅只有嫁人這一條路可走!”他的聲音堅定有力,在御書房內迴盪,彷彿是在向整個大尉國宣告著他變革的決心 。
時間彷彿凝固了一般,氣氛凝重而壓抑。貞啟帝眉頭緊鎖,來回踱步,內心正在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他深知,要打破封建傳統對女子的束縛,推動教育平等,這是一場艱難但必須要進行的改革。
良久過後,貞啟帝像是終於下定了某種堅定不移的決心,他停下腳步,神色肅穆,聲音沉穩而有力地說道:“傳朕的旨意!三日後,在花都設立學院。朕命四十五個州郡,必須各自精心選派兩名學子前往學院學習,學習期限為整一個月。在這兩名學子當中,必須有一名女子,若州郡中有合適的兩名女子,一同選派也並無不可。至於男學子,可有可無,但女學子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他的話語斬釘截鐵,每一個字都彷彿蘊含著無窮的力量,透露出他對女子教育的重視和推動教育變革的堅定信念。
說罷,貞啟帝目光如炬,看向下方恭敬站立的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鄭重地說道:“你們二人,與張凌雲一同前往花都,任職學院先生。此外,再去請大儒孔牧出山,坐鎮學院院長一職。朕相信,憑藉你們的才學和孔牧先生的威望,定能將這所學院辦好,為我大尉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尤其是要讓女子也能在學識的殿堂中綻放光彩。”
一旁的太監付賢,聽聞聖旨內容,連忙小步疾走到一旁的桌案前,小心翼翼地鋪開明黃色的聖旨紙張,拿起毛筆,蘸飽墨汁,全神貫注地開始書寫聖旨。他的筆尖在紙上飛快遊走,將貞啟帝的旨意一字一句地記錄下來,每一筆都寫得工整而有力,彷彿在書寫著大尉國教育變革的新篇章。
大尉地域遼闊,東都位於整個國家的中央,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權力與繁榮的光芒。天子的皇宮巍峨聳立在東都,彰顯著皇家的威嚴與尊貴。
東都以北,烏州和霧野緊緊挨著東都。
東都以西,段州和井州這兩個州郡緊挨著東都。
東都以東,是奇州。
東都以南,便是花都。這些緊挨著東都的州郡都有著別具一格的特點。
花都,這座以文臣之州聞名遐邇的老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這片土地上,文風昌盛,文人墨客輩出,東都一半的文官皆出自於此。
花都的百姓,自古以來便以文為傲,視讀書識字、考取功名、入朝為官為無上榮耀;而對於習武之事,卻多有不屑,甚至將其視為恥辱。正因花都這種濃厚的文化氛圍和獨特的人文傳統,貞啟帝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決定將這所承載著女子教育希望和國家教育變革重任的學院設立在此。
他期望,在花都這片充滿文化氣息的土地上,新設立的學院能夠如同